第(1/3)頁 挨打的妹妹哭著跑進了房間,女人怒氣沖沖的朝著關上的房門喊道:“你哭也沒用!給你吃給你喝,你還記恨上我了!告訴你,一會出來把衣服洗了,不然別想再去上學。” 房間中半點聲響也沒發出來,無聲無息的。 她更憤怒:“養你十幾年養出個白眼狼來,早知道當初就不該把你生下來,你看看你堂姐他們,哪個像你這么好命還在上學,不都在工廠里面干活,我跟你說林時星,你|媽我不欠你的,你再亂折騰,我立刻讓你爸給你辦輟學!” 林時恒輕咳一聲,語氣里帶上了些許不耐煩:“媽,大清早的吵什么!” 剛剛還一臉不高興的女人轉過頭瞧見了他,臉上神色神奇的多云轉晴下來,十分的和顏悅色,溫聲細語道:“時恒醒了啊,沒事,你妹妹不聽話,快點回房間,一會吃飯媽叫你。” 林時恒露出了她熟悉的略帶痞氣的不耐神情,,轉身進了自己的房間。 這個屋子不大不小,墻上貼滿了一些有著紋身打扮十分酷炫的明星照片,桌子上還擺放了許多用木頭做的槍支模型,原主的愛好一覽無余。 那些記憶漸漸融合在一起,林時恒也大致了解了這個世界的劇情。 依舊是一個叫做華國的國家,如今正處于大數據化的時代,物價在上升,房價飆升,各方面發展穩定。 他所處的這個家庭,是個重男輕女的家。 雖然國家一直在扯著嗓子喊: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能頂半邊天。 但還有一些思想拗不過彎來的華國人依舊堅定地站在了重男輕女的道路上。 大城市里的人還好,這些人往往比較開通,也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再加上計劃生育展開后,就算是原本重男輕女的家庭,家里只有一個女兒也只能疼愛她。 而那些小地方,政策不發達,也可以鉆空子多生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卻很難改變。 原主的父母就是這樣的人,出生在偏僻的小村子里,從小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女孩不值錢,早晚要嫁出去,只有男孩才是家里的依靠,未來能給他們養老的思想。 也因此,他們十分理直氣壯的重男輕女。 原主是這個家庭的第一個孩子,他兩歲大的時候,母親再次懷孕,國家發布計劃生育政策,落后的小村子倒是能逃避上面強行打胎,只是生下來了想上戶口就得繳罰款。 當時林家也猶豫過,畢竟已經有了男娃,再生一個還得交罰款,最后還是沒舍得打掉,就這么將小女兒生了下來。 女娃和男娃在父母心中的待遇本來就不一樣,更何況這個女兒一出生就代表著他們需要繳納一大筆罰款,小女兒林時星最常聽到的話就是:如果當初沒為了你罰款,那筆錢夠給家里買多少東西。 因此,從小到大,和哥哥的各種不公平待遇也就成了“理所應當”。 這要是一個軟弱點的,說不定也就被這樣的家庭直接洗腦,認為父母如此對待自己都是對的,本來就是她的錯,但后來林父開了個木工廠,賺了錢帶著全家搬到城市里,妹妹林時星看到了城市里其他女孩是什么樣的待遇,她自己又是個什么樣的待遇。 林時星小時候一度以為是自己不夠乖,爸媽才會更疼哥哥,什么都買給哥哥,而她只能撿哥哥不要的玩具。 她努力聽話,幫媽媽做家務,上學后又拼命學習,讓自己成績名列前茅,成為年級第一,以為這樣可以得到同樣的愛。 然而沒什么卵用。 就算是哥哥逃學打架成績差,早戀不學好被老師叫家長,又頂撞爸媽不把家人當回事,他依舊是心肝寶貝。 而她,無論多么優秀,父母都只會覺得她比不上哥哥。 世界上最可悲的,就是她將全部的愛都給了父母,可父母回報的,卻連一丁點都沒有。 第一次爆發的激烈沖突,是即將放寒假,妹妹林時星想要去嘗試參加一個唱歌比賽,她沒想著跟家里要報名費,反正家里從來不多給她一分錢。 按照林時星的想法,她去做兼職半個月,就能賺到路費和報名費。 但當她跟母親提出時,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理由是家里的木工廠進項不好,眼看著要撐不下去,她得留下來去給人家做家教兼職,賺錢給家里。 十七歲上高二的妹妹去兼職賺錢,十九歲大一的哥哥卻可以打一整個寒假的游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