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么能不能讓羅馬尼亞將軍火援助快點送過來呢?“費迪南為了不讓自己的想法作廢,提出建議問到眼前的兩位重臣。 ”陛下,我可以發電報對羅馬尼亞提出軍方迫切需要拿到這批軍火,相信根據我們才簽署過同盟的良好關系,應該不會拒絕。“外長第拉斯洛奇一看這時自己的范圍內,就上前提出措施贊同國王的舉動。 蓋朔夫看到國王欣喜的表情不好反對,也就同意了這個提議。隨后外長第拉斯洛奇向羅馬尼亞發出請求盡快送達軍火援助的電文,這份電文被埃德爾看到,寫下批示兵工廠不夠就拿軍隊庫存頂上,同時讓外長巴爾諾斯克回電羅馬尼亞將在一個月之內將這批軍火送達。 得到回電的第拉斯洛奇外長,將這個好消息稟告給了國王費迪南一世。 得到消息的費迪南一世對第拉斯洛奇外長講到。”這很好,我們可以發電報給黑山政府,要求他們加入同盟“ 得到國王的首肯后,外長第拉斯洛奇給黑山王國發電報邀請他們加入同盟。早就對這個巴爾干同盟感興趣的黑山政府,在接到電報后商議三天后,給保加利亞回電,首相拉扎爾托馬諾維奇將親自帶隊前往索菲亞商討同盟的條件。在7月12日這位黑山首相帶著訪問團來到索菲亞,同保加利亞首相蓋朔夫商討結盟的事宜。 經過5天的商討,保加利亞和黑山關于奪取領土和出兵條件達成共識。黑山正式加入巴爾干同盟,在領土劃分上,由于黑山的實力弱小,只得到靠近科索沃地區,叫貝拉內的4500平方公里領土許諾,這對于才一萬平方公里黑山來說也是一塊美味的蛋糕。不過為了這塊領土,黑山需要準備至少3萬人的兵力一同攻擊奧斯曼帝國。隨后黑山與希臘也簽訂了同盟條約,在隨后與塞爾維亞談判時,由于俄國的阻撓黑山沒有同它簽訂同盟條約,只是達成口頭約定一同出兵攻擊奧斯曼帝國。 隨著黑山加入巴爾干同盟,這意味著巴爾干國家都準備好了瓜分奧斯曼的歐洲領土,這對依然同意大利作戰的這個老大帝國來說這將是他悲劇的開始。 同樣對前期一力促成巴爾干同盟的俄國來講也不是好消息,因為俄國所希望的是一個能對付奧匈的同盟?,F在這個同盟卻先反對奧斯曼帝國,這就違背了俄國的初衷。加上俄國最強大的盟友法國對巴爾干同盟也持有異議,時任總理的普思加萊認為這個同盟是”一個準備打仗的協定“,而法國輿論是不允許政府”單純為了巴爾干問題采取軍事行動的“。但此時俄國已經無力改變這一同盟的性質,更無力阻止它走向戰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