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羅馬尼亞雄鷹》
第(2/3)頁
一架架的RU18俯沖轟炸機,都在迅速地啟動之中。接著滑向跑道,按照事先確定好的順序,雙機編隊的方式,滑跑起飛!
機翼上,閃亮著航行燈天空,還沒有亮。
一架架的飛機起飛之后,就折向了北方,他們要飛向波蘭人的領土。而在空中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大群大群的游隼RF20戰斗機。這些天空的王者,需要優先幫助他們解決可能遭遇到的空中威脅。
這也是羅馬尼亞空軍奪取制空權的主力戰斗機,他們擔負著奪取制空權的任務。這項任務對他們而言應該非常簡單,因為波蘭目前所擁有的戰機基本都是以老式為主,適應現在作戰的新式飛機非常少。
目前波蘭空軍共約有1,900架飛機,但其中前線戰斗用飛機甚少,1,900架里有650架是訓練機。另外700架是各式過時淘汰、或在戰爭爆發時又無任何作用之飛機,真正有作用的不到400架。
其中的戰斗機主力為不到200架的PZL P.11和PZL P.7兩款戰斗機。這兩款戰斗機在30年代初期固然算是不錯,但與羅馬尼亞1的現代化戰斗機相比仍有所差距,P.11戰斗機最高時速僅有每小時365公里,甚至低于大部分轟炸機的速度。
而除開這兩款飛機之外,這次空襲還有兩款轟炸機較為引人關注。其中一款是雙發轟炸機代號RU28,這款雙發轟炸機被羅馬尼亞要求以高速轟炸為目的研制的。所以這是一款高速戰術轟炸機,其最大載重為3100KG,最高速度為425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為2100公里,其也是軍方最為看重的快速轟炸機。
除了這一款快速轟炸機之外,還有一款四發的轟炸機最為引人注意,這是一款高空戰略轟炸機。羅馬尼亞軍方當時為了應對性能越來越優異的戰斗機的威脅,需要一款新式轟炸機完成對敵后進行戰略轟炸,考慮到其需要進行超遠距離轟炸,將沒有戰斗機護航,所以只能在高空高速上想辦法,而最終該款轟炸機選著了高空轟炸作為根本。
其代號大天鵝;而軍方的要求是該飛機要達到極限升高為11000米,最高速度為420公里每小時,其最大航程要求為3000公里。
而接下這個任務的科安達飛機制造廠,立刻對此加緊技術公關,因為這是羅馬尼亞第一款戰略轟炸機。
科安達研究團隊采用四發設計,常規氣動布局,下單翼,單垂尾,后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全機采用金屬結構和流線型外形,同時為了增強其空中自衛能力,該機還設計高達12挺12.7毫米自衛機槍。這些機槍分布在機頭、機腹、機背、機尾和機身兩側,都設有水滴形機槍炮塔,能對空中各個方向進行射擊,具有優秀的空中火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乌拉特后旗|
东阿县|
德化县|
南江县|
伊金霍洛旗|
类乌齐县|
兖州市|
拉萨市|
襄垣县|
池州市|
邻水|
绥德县|
木兰县|
林甸县|
东丰县|
宁化县|
丽水市|
睢宁县|
敖汉旗|
金昌市|
安达市|
徐水县|
太仆寺旗|
准格尔旗|
铜川市|
定陶县|
西华县|
常宁市|
肇州县|
庆阳市|
海南省|
庆元县|
舟曲县|
桑植县|
洮南市|
台州市|
历史|
宁明县|
泽州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