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羅馬尼亞雄鷹》
第(1/3)頁
意大利宣戰(zhàn)在世界都是一件大事,各國都感到這場戰(zhàn)爭越來越有向二十年前發(fā)展的趨勢。中立各國都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武裝自己,不管是為了在這場戰(zhàn)爭中牟利、還是保障自己中立的地位,至少讓自己看起來不好惹,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而與其他國家相比,最有直接關系的還是英法。對于意大利的宣戰(zhàn),法國方面就對此有著很大意見,為此法國總理達拉弟給倫敦發(fā)的外交函上,就表達了對英國在地中海艦隊損失的不滿。
而法國總理這份電報,也成為壓垮張伯倫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都十分不滿的工黨,立刻在議會中要求首相辭職。
更讓形勢雪上加霜的是,在保守黨內,也有人對首相表達不滿。自從宣戰(zhàn)后,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英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外交上都遭遇到重創(chuàng)。很明顯需要有人對此負責,沒有比占據(jù)首相位置張伯倫更加合適的人選。
不管是他執(zhí)導的綏靖政策,還是后面的指望德羅與蘇聯(lián)發(fā)生沖突,都沒能成功。更別說在他領導下,大英帝國海軍在亞歷山大港遭遇到可恥的慘敗,這直接導致意大利的宣戰(zhàn)。這樣遭遇無數(shù)失敗的首相,不下臺留著干嘛。
雖然張伯倫為英國經(jīng)濟的恢復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他此前犯下錯誤,已經(jīng)無法讓人覺得他能勝任首相這個職務了,至少他不能勝任戰(zhàn)爭時期的首相職務。
其實張伯倫在意大利宣戰(zhàn)后就知道自己首相時間時日無多,只不過為了后續(xù)的安排他還在暫時硬頂著,只不過他的做法更加招致批評。甚至有人將他稱為一個貪戀權位,遲遲不肯離去的奸詐人物。
而面對如此洶涌的反對浪潮,張伯倫自然無法忽視,現(xiàn)在他只要一去議會就得到成片的噓聲。
好在他布置的也差不多了,在意大利宣戰(zhàn)后的第三天,張伯倫就宣布了自己下臺的決定。
按理在張伯倫下臺后,該由反對派工黨組閣,但是很可惜保守黨依然占據(jù)議會的主導權。而在保守黨內,對于接任張伯倫留下首相職務,沒有多少人能有勇氣接任。因為張伯倫的手段他們都清楚,就連他都在這上面栽了一個大跟頭,其他人更沒有那個能力做好這份工作。
而這時候,張伯倫推薦丘吉爾作為黨內人選,擔任首相職務。
對于丘吉爾這個人,保守黨上下都認識他。只不過與能力無關,而是丘吉爾堪稱保守黨中的異類,太能折騰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田东县|
唐山市|
白玉县|
伊金霍洛旗|
雅安市|
南郑县|
金塔县|
山阴县|
迭部县|
兴国县|
北票市|
湘乡市|
玉龙|
罗江县|
连城县|
修文县|
珲春市|
剑阁县|
沙田区|
原阳县|
雅安市|
吴堡县|
梓潼县|
钟祥市|
临沂市|
会理县|
泽库县|
宝应县|
依兰县|
和静县|
安西县|
邢台县|
家居|
高雄市|
博乐市|
峨眉山市|
叙永县|
鞍山市|
乌拉特中旗|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