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即將爆炸的城市-《我才不是武祖傳人》
第(1/3)頁
“這大鼎居然是這樣的來歷。”寧宣恍然大悟,又疑惑道,“不過,那位紫薇圣門的刺殺者,到底是怎樣的實力,居然連方天然都逃不過追殺。而且方天然背靠朝廷,又怎么會一點兒反應沒有呢?”
他面前,披著方天然外貌和思維方式的老人道,“只因那時候的朝廷,也是自顧不暇。”
“朝廷也自顧不暇……”寧宣一怔,隨機反應了過來,“你是說,大賢學齋的夫子被天道宮宮主擊殺,盛武帝之死?不對,按照歷史那在這件事情之后,在這之前大晉正是最鼎盛的時期才對,怎么會自顧不暇?”
在他印象之中,是先有的平定天下九州,再有的大晉盛世,接下來才有的大賢學齋夫子與天道宮宮主一戰,于是龍頭門派競相崛起,到了如今的格局。
在方天然那個年代,陽州剛剛成為大晉的領地,還遠遠沒有到后來大晉真正鼎盛的時候。
“歷史是這樣記載的么……”方天然也愣了一愣,蓋因他對現在的歷史其實并沒有什么研究,雖然是個虛假的方天然,卻也不是現代人,“怎么說來?”
接下來,寧宣將自己所知的歷史告知方天然。
在歷史之中,盛武帝所在的年號為“大爭”,所以這一場朝廷意圖涉足江湖,卻反被江湖中最頂級勢力天道宮反撲的歷史事件,就被命名為“大爭之變”。
自此之后,天下間各大勢力,都意識到了武道的可怕,已經漸漸從權力的附庸,變成了權力的主導者。
在“大爭之變”以前,帝王身居高位,自己是不需要學習武功的,他們可以用各種金錢、官爵、利益乃至于理想等等,號令那些苦修武道的江湖人士,為自己所用。而武者們,也要么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要么是避世隱居追尋天道。
這時候的武學,是一件在當權者看來,很好使用的工具。
但到了“大爭之變”,這種看法就一下子變了。
當時的大晉,已經擁有史無前例的疆土,縱覽天下九州,都在盛武帝一懷之間。不夸張地說,當時的盛武帝若能再活五六十年,將這樣一片偉大的疆域給穩固下來,安撫明白,使得四海升平,那么他便稱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
事實上,盛武帝也有如此的自知,所以他首先就要拿江湖武林開刀,在朝廷內設置一個機構,管理天下的武道,將這禍亂的源頭之一,給治一治。
這樣一個行為,當然有一定的危機,一定的風險,盛武帝自然也做足了準備,他自己就是武學的一代宗師,在數百年前也達到了先天境——當時的先天境,可比現在的先天境遠遠地有含金量。
除此之外,還有大賢學齋的夫子,朝廷內外將領,各大世家的家主……如此種種,都在武道的漸漸普及下,擁有不俗修為。
很多人都認為,當時這樣一個激戰的過程,必然是激烈且漫長的,盛武帝自己也做足了準備,即便數十年也要將這難啃的蛋糕給啃下。
但沒想到的是,他的一切準備,竟然一碰就碎,碎得如此干凈,如此徹底。
別說是整個江湖武林,一個天道宮的宮主,便能刺殺盛武帝,襲擊至圣先師,搗毀了朝廷許許多多的機構。這位數百年來令無數人驚嘆佩服,卻連名字也叫不出來的狂人,獨自面對整個大晉,狠狠地給這個偉大的帝國,打了一個耳光!
這樣的瘋狂舉動,直接點燃了當時的天下耳目。
原來只要一個人足夠強大,就能夠顛覆一個帝國的權威!
原來這個世界早已不是讓武道服務于權力的年代了,而是權力只有服務于武道的份兒!
自此之后,天下的武道熱潮,又再一次飛躍。無數的龍頭門派,雨后春筍一般地崛起,而朝廷也人人自危,一時混亂,再加上皇子年幼,幾乎就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
也幸好,盛武帝雖死,他的妻子卻站了出來,巾幗不讓須眉,執掌大局,穩定民心,勉強度過了這一艱難時期。
如果不是這位盛武帝后,只怕大晉也早已經改弦易張了。
當然,她一介女子,縱然有些手段,也不能夠改寫天下局面,最后該妥協的妥協,該退步的退步。有許許多多的龍頭門派一開始都不是現在這樣強大,足以與朝廷抗衡,也就是借著那一番東風起勢,才走到了如今格局。
如此一來,才到了現在這個極度微妙的時間點。
寧宣將這番歷史,告知了方天然,也聽得方天然這個老頭,吹胡子瞪眼,十分地緊張。
他的年代,比起這“大爭之變”,略早上一兩百年,算是將大晉推上巔峰的一個人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株洲县|
都昌县|
渭南市|
隆安县|
常山县|
微博|
万山特区|
綦江县|
阿拉善右旗|
额尔古纳市|
峨山|
博客|
当涂县|
沙湾县|
广东省|
广宗县|
平和县|
开远市|
柏乡县|
棋牌|
舟山市|
随州市|
嘉峪关市|
永年县|
嵊州市|
阳谷县|
澄迈县|
平塘县|
宁乡县|
宜丰县|
浦县|
屏山县|
礼泉县|
栾川县|
鄂托克前旗|
三门县|
洪洞县|
抚远县|
历史|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