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玩宋》
第(2/3)頁
曹立抱著琴,王雱騎著驢,兩小孩按著約定的日子抵達明州。范仲淹有正事要忙,這兩州知州見面相當于后世兩個市長見面,肯定是有重大議題要討論的。
王雱乖巧得很,沒去打擾大人物開會,領著曹立在街上瞎逛,還差遣曹立路見不平、見義勇為三次,抓了三個小毛賊扭送官府。他估算著范仲淹該談完事情了,才麻溜地讓人去通秉。
范仲淹聽說王雱來了,馬上讓人帶進落腳處,先問他吃過了沒,知道他吃過了才讓他彈一曲。
范仲淹說什么都是王雱正兒八經的琴技啟蒙老師,王雱沒敢皮,規規矩矩地彈了一曲入門級別的曲子。范仲淹目露贊賞,夸道:“很不錯,看來回去后練得很勤快。”琴技和書法一樣,有天賦是前提,可具體能把天賦發揮到什么程度還得看你花了多少功夫在上面。
王安石和樓先生都是那種“你做得好我也不夸你”的臭脾氣,弄得王雱特別喜歡聽范仲淹這種肯定的夸贊,感覺心里美滋滋,因而更加認真地聽范仲淹的指點。
范仲淹在明州留幾天,王雱就留幾天,到范仲淹要回去那天王雱才依依不舍地離開。真想天天聽大佬夸啊!
明州知州與范仲淹交情不錯,待范仲淹送走王雱后免不了與范仲淹談起這王家父子。
見識了范仲淹對王雱的喜愛,明州知州對王雱也是一通夸贊。只不過談到王安石時,明州知州就有了別的看法:“這介甫啊,膽子有點大。去年開始,他就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把縣糧倉的存糧放了出去,說是借貸給百姓收些利息。”
范仲淹道:“這想法挺好的。”
作為慶歷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知道朝廷財政的困難:養官需要大筆大筆的錢,養兵需要大筆大筆的錢,搞建設需要大筆大筆的錢,還有朝廷要給遼國歲幣、要給西夏“賞賜”!
算一算吧,光是朝廷科舉,每輪都要錄取幾百甚至過千人,只要他們考上了,就是國家公務員,得發俸祿,得給福利!再加上關系戶、基層胥吏、軍隊自上而下的一大批武官——這些人每一年都得花一大筆錢養著!
能想些新辦法生財,范仲淹覺得很不錯。
聽范仲淹贊同王安石的做法,明州知州也不再多說。江浙一帶土地肥沃,這么折騰也不會出什么問題,自己多盯著看就好。年輕人嘛,初生牛犢不怕虎,讓他們多嘗試嘗試去。
范仲淹回了杭州,帶回的還有王安石在鄞縣的種種舉措。這些事以前他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曉具體的施行方案,現在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
另一邊,王雱寫給司馬琰的信也到了開封。因為回臨川過年,很多時候都在路上,所以他們通信不太方便。
王雱攢了許多事想寫給司馬琰樂樂,所以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堆,什么忽悠熊孩子炸茅坑啦,什么用五子棋征服他大伯啦,還特別寫了大伯家倆姐姐,臭屁地夸元娘人溫柔,針線活還好,分別前給他送了個小荷包,現在他揣在身邊用來裝銅板了。
司馬琰收到信,先是正兒八經地回了段“論炸茅坑的危害”,勸說王雱別再干這樣的事等等。隨后才把過年期間攢的信拿出來疊在一起準備讓司馬光一并寄出去。她把信封好,重新拿起王雱的信看了看,想了想,拆開信把其中一些拿了出來,揉成一團扔進廢紙簍里。
相比說起什么都興致勃勃的王雱,她寫的信實在太無趣了。司馬琰心里悶悶的,把剔除了一半的信再一次封口,去看張氏做針線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鹤山市|
凉城县|
汤阴县|
九江市|
宜丰县|
昌邑市|
巴林右旗|
邯郸市|
沂南县|
江源县|
阿坝县|
宁南县|
光山县|
泰顺县|
绍兴县|
都兰县|
墨竹工卡县|
行唐县|
沐川县|
阿荣旗|
南充市|
屯留县|
彭水|
西充县|
正定县|
怀仁县|
钟祥市|
偏关县|
霞浦县|
曲麻莱县|
沂源县|
伽师县|
兖州市|
墨脱县|
武川县|
澄迈县|
甘德县|
连江县|
南岸区|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