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第八十八章-《玩宋》
第(1/3)頁
《玩宋》/春溪笛曉
第八十八章
王雱小半個月前才接到來自成都府那邊的信呢,這眨眼間又來了一封,顯見是有要緊事。方洪知他一向喜歡成都府那邊的好友,得了信便第一時間著人送來。
王雱得了信,掂了掂重量,發現這信極薄,和平時的書信都不大一樣。他忙拆開看了,才曉得蘇軾父子的文章都入了張方平的眼,頗得張方平提攜。
張方平與范仲淹交情不錯,聽聞范仲淹回京當國子監監事,便興起了讓蘇軾兄弟倆“轉學”到京城的念頭。蘇軾已到弱冠之年,蘇轍也差不離,張方平認為讓到太學磨練個一兩年,可以試著考一考。
張方平的書信到了蘇家,蘇家父子三人一商量,叮囑程氏帶兩個新進門不久的兒媳在家等候消息,父子三人則先去成都府拜會張方平。
蘇洵本無心再考科舉,可他這幾年舉茂才不成,到成都府聽張方平一勸,便也動了心思,決心一并進京“陪考”去。張方平為蘇洵三人寫了推薦信,讓他們進京后去尋范仲淹,把“學籍”從眉州州學遷到太學去。
太學雖然對外只招收七品以下官員子弟,可若是各州有俊異的寒門子弟亦可持推薦入學。
蘇軾兄弟倆赴京考試的事情就這么定了。蘇軾還惦記著王雱可能給他寄來的回信,忙又追了一封短信給方氏書坊,好讓王雱先別給他寫信,到京城后再相見也不遲。
至于新婚夫妻話別的不舍,父子三人登上蜀道、跨過劍閣的艱辛自不必多提。反正,信在路上跑的時候,蘇家父子三人也出發往京城來了!
王雱有點小緊張,又有點小期待,不知蘇家三位大佬什么時候到啊!
蘇軾三人還沒到,另一個人卻是到了,竟是王雱的老朋友沈括。
這位單眼皮小眼睛的暢銷書作者,上回離家出走之后便被他爹帶到任上去了。王雱自知在劫難逃,當即在出發前寫信忽悠沈括“京城好,京城妙,京城讀書效率特別高,京城搞事特別爽”,沈括一聽王雱要去京城了,便主動和他爹要求要到太學來求學。
他爹官位暫時還不高,不過進太學還是綽綽有余的,聽說太學如今管得嚴、升學率高,沈括他爹便托人寫了保薦信讓他遠赴京城。
沈括帶著兩個書童兼助手一路走走停停,總算是走到京城了,麻溜地去太學那邊報到。一報到完,沈括就知道自己又被王雱坑了,這日子簡直比在鄞縣州學時還艱難啊!
所謂的地獄模式,指的大概就是這種管理吧!不僅上課、吃飯有人盯著,連晚上睡覺也有值守的人負責巡齋。
沈括好不容易從懵逼狀態回過味來,終于逮著了空溜去王雱的禮齋一號房那邊找王雱算賬!
沈括面色黑如鍋底,篤篤篤地敲門。
開門的是韓宗師,沒辦法,他和宋佑國離門口最近,宋佑國又不是會給人開門的,只能由沉默寡言的韓宗師負責開門這事兒。
韓宗師顯然很有經驗,一看沈括的臉色便道:“元澤不在,梅直講讓他去校對卷子了。”
對于“王雱的一百零八種使用方法”這項課題,每位直講研究起來都是非常熱衷的,比如現在不管是國子學的考題還是太學的考題,負責出題的直講都會叫他過去整理和校對。
沈括尋人不成,又跑去直舍外頭候著。等王雱從直舍里出來了,他立刻從一旁蹦出去,可把王雱嚇了一大跳。
王雱眨巴一下眼,臉上有著久別重逢的欣喜:“是沈哥啊,許久不見,甚是想念!我不過在信上隨口一提,沒想到沈哥你真的來了,真叫人感動。”他二話不說就拉著沈括到一處圍墻上,從樹上拉了一下某根藏在樹窩窩里的繩子。
隔著墻,外頭傳來輕輕的鈴聲。外頭便有人高聲叫喝著幾樣吃食,像是在當街叫賣。王雱拉了三下繩子,停頓一會,又拉了兩下。不多時,那邊便吆喝:“好嘞,馬上就來,兩碗鮮蝦小餛飩!”
沈括本是來找王雱算賬的,見王雱這么一通忙活,一時沒反應過來。聽到那頭說鮮蝦小餛飩,沈括頓時有些餓了,他和其他人一樣,也吃不慣國子監的食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阿巴嘎旗|
南汇区|
饶阳县|
昌吉市|
娱乐|
句容市|
罗平县|
梓潼县|
礼泉县|
类乌齐县|
平顺县|
弋阳县|
榆林市|
正宁县|
江津市|
巴楚县|
平阳县|
哈密市|
五峰|
东至县|
澄城县|
兰西县|
桐梓县|
津南区|
来宾市|
北流市|
靖江市|
彭泽县|
江油市|
车险|
上饶县|
安化县|
墨竹工卡县|
宜黄县|
桦甸市|
湛江市|
阳谷县|
贡嘎县|
阿坝|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