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九十三章-《玩宋》
第(2/3)頁
歐陽修正與劉沆一并修《唐書》,工作還算清閑,官家召見時他正好得空。見官家神色不愉,歐陽修便給他念了《國風》第一版中的句讀趣聞。
韓愈在《師說》中就提到句讀二字,句,是指一句結束時的停頓,相當于打個句號;讀,是指一句話中的停頓,相當于打個逗號。自古以來斷句失誤鬧出的笑話多不勝數,《國風》上提到的就是其中一些生動有趣的實例。
官家聽完后終于展顏,叫歐陽修將全篇念給他聽。這篇文章本身也用了標點符號,歐陽修念起來非常輕松,官家也輕松聽懂作者的全部觀點。
這位水鏡先生所倡議之事頗具可行性!
官家道:“這位水鏡先生倒是難得的遺才,不若讓范卿將他尋來授職。”朝廷對民間人才一向非常重視,像胡瑗、梅堯臣就沒通過科舉,而是被舉薦上來的。
歐陽修喏然應下,退下后便把官家口諭傳到范仲淹那邊。
范仲淹越聽面色越古怪。他上個月一直憂心官家的身體情況,不想官家居然會因為一篇文章而希望他把“水鏡先生”找出來舉薦給朝廷。
歐陽修見范仲淹神色不對,不由問道:“范公,可是有什么不對?”
王雱那小子把文風改了改,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可范仲淹算是看著他長大的,豈會看不出文章出自何人之手?范仲淹有些后悔沒當場揭穿王雱,現在好了,都給官家注意上了。
范仲淹唯有苦笑著把事情給歐陽修說了一遍。
歐陽修沒想到這“水鏡先生”居然是王雱。他感嘆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范仲淹道:“這小子頑劣得很。”
水鏡先生既是王雱的馬甲,人自然是不可能薦上去的。
歐陽修尋了個機會將這烏龍事告訴官家。
歐陽修這么一提,官家又想起來了,王雱便是那王安石的兒子。王安石在任上的表現已是極為出色,不想兒子也教得這般好!
得知王雱才十三四歲,官家對歐陽修道:“此事我知曉了,你莫要對外多提。”若是被旁人知曉王雱借假名刊出文章的事鬧到了御前來,少不得得生出許多事端。
歐陽修應了下來。
官家這邊輕輕揭過,范仲淹那邊可沒輕松放過王雱,逮過去狠批一頓。批完了,又打發王雱去宣傳從今往后投稿都得實名制,不允許任何人再披馬甲上陣。
王雱沒想到自己頭一次披馬甲就折戟沉沙,先給蘇軾和范仲淹不說,還給鬧到直達天聽去了。
王雱于是先跑去直舍那邊給梅堯臣他們講了這事,又去告知給代為收稿的方洪,讓方洪好好宣傳出去。
梅堯臣初初得到這個消息時還有些摸不著頭腦,后來和楊直講一塊重看《國風》上那篇講標點符號的文章,很快察覺出點端倪來。
梅堯臣想起范仲淹看到這文章時的異樣表情,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想,又把王雱給揪過來進行嚴厲的思想教育。
王雱覺得自己可冤了,混跡文壇的人誰不披幾個馬甲呢?怪只怪范仲淹他們眼睛太毒,一下子把他給認了出來!
尊敬師長的王雱乖乖聽訓,又在“編輯部”好生做了幾天苦力,才勉勉強強算是揭過此事。
蘇軾聽說《國風》的實名制新規定,一下子猜出是王雱東窗事發了,只能把自己精心炮制的“馬甲文”給收起來,熄了去爭前三的心思。
已是春耕時節,范仲淹做主把今年不考春闈的監生都送去學田體驗體驗民間疾苦。
王雱一聽這事,就充分感受到什么叫“自作自受”。
蘇軾出發時還湊到王雱身邊,和王雱嘀咕:“也不知誰出的這主意,我們在眉山那邊已是下過田了,還去村學教過小孩,可累人了。”
王雱面不改色地贊同:“對啊,出主意的人真缺德。”
怎么就沒想過這件事會落自己頭上呢?
今年不考春闈的有百余人,住宿都安排在佃戶家中,免了往來辛苦。
王雱很是嫌棄水田,躲一邊遲遲不想干活,后來被梅堯臣推了下田才認命地和蘇軾一塊插秧去。
兩個人看看彼此的農民打扮,都一陣唏噓,苦中作樂地比試起插秧速度來。
哪怕要比試誰快,王雱還是很看不慣蘇軾為了求速度不插整齊,時不時還要把蘇軾插下去的秧苗給拔/出來重插。
蘇軾一陣無語:“你這樣折騰不會把它們給弄死嗎?”
王雱兩世為人都沒種過地呢,被蘇軾這么一說頓時停下了折騰的手。
當然,他是不可能認錯的,當場就改成用言語折騰蘇軾:“你就不能插整齊一點嗎?”
蘇軾懶得理他。
王雱決定放棄和蘇軾呆一塊,改為跑去和沈括玩耍。
沈括約莫是小時候病多了,沒什么朋友,現在是個話癆,給王雱科普起他們正在種的秧苗:“這稻種是從福建那邊弄來的,叫占城稻,耐旱,高產,是沿海路從占婆那邊弄過來的。你知道占婆嗎?它和我們隔著交趾,整天被交趾欺負,可慘了。早年占婆就沿著海路過來與我們大宋交好,占城稻也在福建推廣開。當年各地大旱,真宗皇帝派人去取了稻種到各地補種。官家在景祐年間還專門在后苑開辟一處宮殿,專門用來試種占城稻……”
王雱耐心聽完沈括的科普,再看向沈括同樣插得不整齊的秧苗,最終選擇另找一個一起干活的小伙伴。
梅堯臣在一旁看著王雱從這邊挪到那邊、從這塊地挪到那塊地,身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最終停在韓忠彥身邊,和韓忠彥維持著同樣的節奏一起插秧。
梅堯臣踱步過去一看,發現兩個人插的秧苗間距一致、十分整齊。
梅堯臣:“……”
怪不得這小子寫文章提出統一標點呢,肯定是因為看稿子時看到來稿的標點千變萬化,叫他看了不舒坦!
梅堯臣踱步回去和楊直講說了這事,搖頭道:“年紀小小的,臭毛病真多。”
監生們下了幾天田,一個兩個都累得蔫耷耷。好在范仲淹也怕他們把學田糟蹋光了,回頭趕不上補種,五天一到就把他們攆回了國子監。
經過這么一次實踐活動,監生們讀書賣力多了,約莫都已經看出自己不是種地的料,沒退路可走!
國子監這邊還是輕松的,最近各地的秋闈佳作傳到京城來了,青州那邊的文章極好辨認,由里到外都透著一股濃濃的土味兒。
王雱看了,沒羞沒臊地跑去和范仲淹感嘆:“您看看,這都誰給折騰的啊!”
范仲淹橫他一眼。
王雱沒聲了。
臨近春闈,王雱沒再鬧騰,學田實踐之后乖巧得不像話,還積極地為直講們整理備考講義,把以往只是口口相傳的禮部試注意事項給人手一份地印刷出來。
不得不說,很多人對王雱這個小師弟一直又愛又恨,畢竟王雱來了以后折騰出不少新鮮事物,讓他們全力備考之余還得分心瞧上一眼,要不然總覺得心癢難耐。眼下收到王雱給整理的“考試手冊”,不少人都覺得這小師弟很棒很貼心。
王雱也借機了解了全套春闈流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建瓯市|
崇义县|
通化县|
日喀则市|
石棉县|
前郭尔|
璧山县|
东山县|
高唐县|
咸丰县|
韶山市|
南安市|
嘉定区|
沧州市|
环江|
岳池县|
东阿县|
丽水市|
板桥市|
龙川县|
安达市|
达州市|
石台县|
乌鲁木齐县|
海伦市|
海原县|
江川县|
民权县|
平和县|
柞水县|
梁山县|
溧水县|
郸城县|
通道|
陵水|
中超|
佳木斯市|
青冈县|
昭觉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