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刀默默的坐在黑暗中,想著心事。 整個地道一片黑暗,為了保證安全,地道中禁止一切火光和沒有必要的走動以及交談,除了地道兩頭布設的哨兵,絕大部分人都在睡覺。 連續五日夜的戰斗,鐵打的人也受不住了,雖然危機還未完全過去,呆在地道里也有被發現的危險,但卻是顧不得這么多了,修整軍令一下,橫七豎八的躺下一多半。 唐刀沒有睡,他巡視完地道后,就默默的坐下來。 他知道,沒多少時間了。 如果記憶沒有出錯的話,還有四天,日軍第十軍就將在金山衛登陸,那是日軍打算抄滬西數十萬中國軍人后路的一個殺手锏。 那是日軍大本營進入十月以來就決定執行的戰術,從已經獲得戰略主導權的華北調兵增援東南,并于十月下旬集合運輸艦向東南行來,一旦讓集合了第六師團、第十八師團以及114師團三個師團近七萬人登陸金山衛,攻克松江,滬西近四十萬還在和日軍對峙的中國軍隊將陷入滅頂之災。 當然,曾經的時空中這一幕并沒有悲慘的發生,因為東北軍嫡系67軍死守松江三日夜,給撤退中的中國部隊留下了寶貴的72小時,數十萬將士得以逃出生天。 67軍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但對于唐刀這個來自異時空的小蝴蝶而言,即將來臨的第十軍上上下下,從第十軍軍長柳川平助,再到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第十八師團長牛島滿,第114師團長末松茂治,都是他必殺之人。 因為,第十軍不僅全部參與了那場發生于冬天的大屠殺,更是造成這場悲劇的幕后推手之一。 只是,四日后的松江,中日雙方共計投入了近十萬大軍鏖戰,他和手下不足一個步兵連,去了又能改變什么? 更關鍵的是,他又該怎么去? 地道,可只有三百米,連四行倉庫的范圍都還沒出,他又該如何抵達數十公里外的戰場? 唐刀罕見的焦慮,卻不影響已經因他的到來而改變的某些事情。 陸軍少將和陸軍中校聯名發往師部給唐刀雷雄等人請功的電報收到回復。 第一封是由淞滬戰區司令部發來的,電文內容不是恢復唐刀、雷雄等人軍籍,而是:淞滬閘北陣地前線唐刀雷雄一干人等辭去軍職之作為,嚴重違反軍紀,但鑒于其作戰英勇,故罰餉半年以儆效尤,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戰區司令部當嚴懲不貸。 “這......啥意思?”楊瑞符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成了,那幫混蛋們的軍籍保住了。”陸軍少將卻是一拍巴掌,滿臉笑意。 簡易軍營里,幾名一直在焦急等待的一營軍官們笑逐顏開。 以軍紀相罰,可不就變相的承認他們還是軍人的事實嗎?這些大人物們說話就是如此云山霧罩,明明一個‘準’字即可的電文,卻要說上一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