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無事。 再次日亦無事。 只是從門口經過的文人多了,又不敢大聲喧嘩,只好在經過之事憤恨地看兩眼。 衛央不在乎。 他只在乎得到的情報。 白珺茹不斷將王府秘密送來的情報遞到他手里,其中就有王府對此事的看法。 趙允伏是不想管的,但文人們紛紛在門前鬧起事來,他也不好置之不理。 因此此事還在處理當中,趙允伏以案件正在調查為由搪塞了兩天。 然而,到這天傍晚,官府里的人也開始行動了。 “教諭縱有錯,也不該就這么殺了,請王爺快馬上具表,下官們也有奏報呈上。”這是哈密文官體系官僚們的原話。 白珺茹就很擔心了。 她不怕王府承擔不住這么一點壓力,只擔心這些文臣官吏鬧起事來風助火勢。 衛央依舊不為所動。 文人,自古以來連造反都辦不成,還希望他們的腰桿子有多挺直? 當然了,他們能反抗就說明還有點眼光。 練完功,衛央見時候不早,遂出門只見燈火點點,風刺骨。 菜市口蠟像盡數還在,只不過,比昨日多了一些敢就近探望的人。 衛央出現在街頭,就近的人紛紛四散,只見他站在路口,夜光中雖形單影只,但那刀卻映著殘暴的模樣。 他仿佛在把每一個敢來望著蠟像發一聲嘆息的人都記住似的,不由令人害怕。 衛央覺著很奇怪。 我可是你們文人的仇敵啊。 怎地沒有人仗劍來廝殺? “看來,這些官僚們雖開始反擊,但膽量還是小了些。”衛央心想道,“他們如此膽小,怎么能壓著滿城窮人揭竿而起,馬蹄踏過這些人的骸骨?這么下去是不行的。” 繞著蠟像轉一圈兒,衛央只好先回到家,進門時,馬夫也回來了,走過來捏了下他的肩膀,點點頭什么也沒有說。 衛央懂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