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官沒任何辦法,諸公如今依舊執著于一家之利,行排斥同僚之舉,下官為之齒冷。”王守仁略一拱手下車便走。 這是用王華在內閣被排擠為要挾,讓他想辦法把山海關大軍轉入兵部徹底掌控的范圍。 這要是在以前,王守仁也不得不想,畢竟他要為大明天子籌劃。 可天子明確說了,三兩年后,國朝必當發生不動聲色的改朝換代的大事,還是他親自謀劃的,王守仁知道該怎么做。 下車后,王守仁滿面怒氣,尋一匹劣馬,當即去找衛央商議。 這個糊涂蛋,如今還在想著怎么從京師抽身。 嘖! 找了一圈,王守仁沒找到衛央,與西軍將校一問,才知道衛央自出了涿州之后便率領前鋒往京師方向探察去了。 王守仁心中一喜,衛央還是對國朝有一些感情的。 “若是如此,皇孫登基,未必國朝就要改朝換代,這倒是好事,”王守仁暗想,“但此刻還不想著立足京師,這人只想著護送鑾駕返京后即可返回關內,這可不是什么好苗頭。” 內閣那四個糊涂蟲還在斤斤計較,三省六部的文官集團還在算計著他們的得失,貴勛集團更是算計著躲在皇權背后能謀取多少好處,可以說,滿朝文武中,也只有他王守仁和楊一清才知道應該做什么。 這么下去是不行的,皇帝的身體每況日下,要讓他每件事都親自動手,那是要累垮這個老人的。 “可惜我晚知道了幾天,若是能攔住李芳,此事大有可為!”王守仁靈機一動,當即去找天子。 老皇帝見他匆匆而來,奇怪道:“就那四個坐而論道的,還能讓你驚慌?” “陛下,微臣倒是有個好主意,”王守仁請求,“大將軍生來節儉,最不喜歡鋪張浪費,若是在京師給他安排府邸只怕他也不會居住。” 老皇帝奇道:“朕知道啊。” “但內閣格局小、文官集團私心重,貴勛們更是貪鄙無恥,陛下手中如今只有微臣與楊邃蓭,以及幾個可用的年輕人才,這太勢單力薄,必須依仗西軍的威勢,許多事才能安排妥當,陛下隱退才有希望,”王守仁建議,“此次回京,諸王爭奪必激烈,而京營在外,京師軍事力量掌握在他人之手,以微臣之見,大將軍既不愿天下大亂,必當也有一些作為。” 老皇帝只聽說衛央親自引軍往前面去,本覺著這只是擔憂西軍中埋伏,但聽得王守仁一番分析,心中恍然,在衛央心中,他這個皇帝既是大明的天,也是一個無依無靠群狼環伺的老人,他倒是想稍作保證他這個皇帝的周全。 “若果真如此,則大有可為。”老皇帝點頭,“那依你之見,怎么借西軍的威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