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吵來吵去,宰輔們看著群臣的爭吵,心中就有了明確的劃分。 站在朝廷大局考慮的,自然不愿意讓尹海川被冤枉。 貴勛們大部分是贊同給尹海川定罪的,他們的立場是,尹海川再順天府尹這個位子上阻擋了他們,尤其是諸王的利益。 最大的一部分人卻隔岸觀火,他們不在乎尹海川的死活,只在乎兩個因為他要打起來的群體能不能打得更激烈些。 或許,他們的目標(biāo),就在政事堂,就在他們四個宰輔的屁股底下那個位子。 “時雍,別忘了,西安府還有個態(tài)度不明的宰輔。”借著吃酒的工夫,謝遷側(cè)身與劉大夏說道。 劉大夏當(dāng)然防著這一手,他最怕的就是王華回來之后另立門戶去。 王華既然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宰輔,他劉大夏對天子的舉動毫無怨言,可王華在士林有很高地威望啊,如果他回京之后在政事堂另外立一個團(tuán)隊,這會分散政事堂的權(quán)力,更會耽誤宰輔們統(tǒng)籌國家大事,這是他最擔(dān)心的。 不過王華不應(yīng)該會那么做,他是個君子。 “王守仁手握十幾萬大軍,王華在政事堂縱然一言不發(fā)也無人敢忽略他的意見,倘若……”劉大夏心里最怕的,還是王華和西軍關(guān)系太密切。 王守仁可是相當(dāng)贊成西軍的一部分舉措啊。 “頭疼。”劉大夏一個勁敲自己的腦袋。 “這些站在中間兩不相幫的……”徐延祚猶豫了一下悄悄提醒。 劉大夏不理,在某些事情上他可以和這些貴勛中的某一部分人站在一起,可在國家大事上絕對不能和他們站在一起。 “那些兩不相幫的,看著似乎人多勢眾,可他們是一盤散沙,看著好像到處都有他們的人,可頭部沒有他們的人。”劉大夏對那些人看的很明白,“天子不喜歡他們,政事堂沒人給他們說話,三省六部尚書大多數(shù)都不和他們往來。諸王也不是很喜歡他們,西軍更不喜歡沒有原則的人,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