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兄,無名卒可不是馬賊,那是一支義軍。”袁胤糾正道。 “義軍?”袁術(shù)聞言,不由皺眉。 “嗯。”袁胤點頭,面露敬意,“無名卒游擊于三輔諸地,擅奇襲,轉(zhuǎn)進如風,且作戰(zhàn)勇猛,逢戰(zhàn)必勝。近些年來,他們屢屢出擊,先后剿滅數(shù)股作亂的馬賊、羌人,已是名聲在外,連鮮卑游騎都要避而遠之。” “義軍?不是官軍,那就是叛軍,我堂堂大漢哪會有什么義軍?”袁術(shù)嗤之以鼻,神情似笑非笑,“不過,這等戰(zhàn)力,正好可拿來給橋蕤也練練手……郭多,能找到他們嗎?” 郭多搖搖頭,神情愈發(fā)為難:“大人,無名卒神出鬼沒,往往只在三輔生亂時出現(xiàn),且又行蹤不定,急切間怕是難以尋到。” 袁術(shù)聞言,面露不悅:“既然如此,那就繼續(xù)向西,我就不信了,還找不出幾個馬賊?” “是!”郭多松了口氣。 邊陲之地無虛名,人的名,那就是樹的影,都是靠一顆顆敵人首級堆壘而成的。 這支無名卒,他是早有耳聞,不到萬不得已,他才不愿和對方對上。 …… 一路西行。 “頭兒,虎子抓回了兩個人。”一名哨騎前來稟報。 “馬賊的探子?”郭多精神一振,他已無心戀戰(zhàn),只想早些完成任務(wù),折返涼州,繼續(xù)逍遙快活。 “不太像,”那哨騎面露遲疑,搖頭道,“看衣著談吐,應(yīng)當只是兩個漢人書生。” “漢人書生?你們腦子壞了?”郭多聞言大怒,“抓兩個書生回來干什么?” “這兩人看著……不像普通人,”哨騎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而且,他們手里有一幅特別的地圖。” “地圖?” …… 很快,郭多見到了二人。 那是兩個少年,年紀應(yīng)當不大,衣著簡樸,一身草鞋短褐,頭上也未加冠,而是以幘巾裹頭,是常見的平民裝束。 “嗯?”郭多卻瞇了瞇眼。 他只看了一眼,就心下豁然,為何探路哨騎會覺得這二人與眾不同了。 好高! 一人身材健壯,高大魁岸,幾乎能與郭多座下的雄壯黑馬平齊。他雖衣衫襤褸,卻屹立如擎天之柱,活像是神話中走出的巨人。 另一少年卻更為醒目。 此子劍眉星目,又負弓懸刀,顧盼間英氣勃勃,舉手投足卻是儒雅隨和,就一個字,——“帥”。尤其那一雙眼眸,實在格外出眾,閃爍著不符年齡的老成,深藏若虛。 四周馬賊環(huán)伺,兩人卻處之淡然,皆無懼色。 “巨人”是一臉木訥,俊朗少年則視線流轉(zhuǎn),不動聲色地審視四周。 “你們是什么人?”郭多心生狐疑,大聲喝問。 “只是過路人,”少年拱手作揖,“兩個一路向西的儒生罷了。” “儒生?”郭多皺了皺眉。 他隱約覺得,這少年措辭古怪,這“一路向西”,聽著像是意有所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