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諸僧侶面面相覷,皆感驚異,這天竺來的上師,向來奉禪宗為正道,視中原道法人物為旁門左道。 然而今日這篇題詞,明顯含有夸贊,吹捧之意,寶象上師自入中原以來,還從未對那個道人如此推崇過。 靜玄長老捻須一笑道“即然是上師稟筆留詞,稍后諸位以柵欄圍上這立柱,免得霄小之輩,毀害了大師真跡,不能供后人瞻仰” 諸僧侶頷首應(yīng)諾,隨即歸還山門,有寮院的木工和尚依方丈法令,看竹篾將這立柱圍上,后來這詞果然楊名,成為無數(shù)僧尼道士,文人騷客觀景打卡,必來之處。 倒是鐘七一路悶著頭走入客舍,揭開包袱,取了朱砂毫筆,刮了幾個瓷瓶,倒入盞中,混酒液摻和,隨即出了僧舍。 隨即在寺中所有僧人疑惑的目光下,一路出了寺門,左搖又看,正好撇見寺門前一塊大方青崗石,即托著筆墨走到石頭跟前。 左右寺中僧侶無事,正閑的發(fā)慌,又有看熱鬧的前后交傳,俱說那鐘道爺又要搞事兒,這一說,禪院立時沸騰,大和尚攜小比丘,小僧童摻著老僧,一齊圍在寺外觀看稀奇。 這方青石,高有三尺余,闊有一尺余,鐘七拂袖擦凈塵埃,依筆醮朱砂墨,在諸僧圍觀下,奮筆疾書,也寫下數(shù)行隸書。 寫罷之后,鐘七徑歸禪院,諸僧圍上瞻仰,卻也是一篇詞《仲秋月,寶象上師》 【斗笠袈裟,挑禪飛錫。 斗笠袈裟遠(yuǎn)涉三千水,挑禪飛錫長行萬里崖。 黃鶴信來秋樹老,彩鸞書到晚風(fēng)清。 憶天臺山上,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真堂談道,宇宙?zhèn)鹘?jīng)。 花向春來美,松臨雨過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鳳儀翔萬感靈。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僧,白玉寶象游四海,古往今來渡群生。】 “好!…彩…” “妙極,妙極也…” 諸僧不紛紛喝彩,稱贊不絕,而鐘七此時也端了清水一字跡盂,就要朝石臺潑去,靜玄長老忙阻止道:“鐘道長,我看這詞甚好,你怎么潑水,要擦了重寫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