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皮面-《山有木兮》
第(1/3)頁
翌日,鬼先生端坐殿前,羅宣搬來一張案幾,放在殿內地上,姜恒忐忑入座,羅宣拿來硯、紙,要為他磨墨。
“不作文章,”鬼先生淡淡道,“文章都是虛的,先生問,你答即可。”
姜恒收攝心神,不免緊張,點了點頭。羅宣正要離開,鬼先生卻道:“你坐罷,不必避開。”
姜恒深吸一口氣,只聽鬼先生撥了兩下琴,叮咚聲中,問道:“當今天下五國,你覺得哪一國的國君,堪可扶持,結束這大爭之世?”
姜恒萬萬沒想到,鬼先生竟是上來就問了這么一個令他無法推托的問題。
“想清楚了。”鬼先生又朝姜恒一揚眉。
姜恒轉頭,看羅宣,鬼先生又哭笑不得:“羅宣,你怎么教徒弟的,這等時候,還要朝師父求助?”
羅宣眼神里卻帶著笑意,只是沒有分辯。
姜恒忙道:“不,不是,先生,我只是習慣了……嗯。”
羅宣沒有生氣,反而認真道:“按你所想的答就行。”
殿內靜了一會兒,姜恒答道:“我覺得是鄭國。”
鬼先生點了點頭,看不出表情是贊許,抑或思考。
“代國武王剛愎自用,十三年前琴鳴天下,代國丞相公子勝死于大梁后,武王脾氣更為暴戾,難堪重任。”姜恒解釋道,“其四子或脾性沖動,或畏懼武王威權,唯唯諾諾,繼承者無人,與郢國相爭多年,雖得巴地,卻疏于治理,壓榨百姓,乃至國內怨聲載道。”
鬼先生撥弄一下琴弦,示意他繼續說。
接著,姜恒開始分析代國朝廷兵力,乃是武人朝廷,又細數代國以上數代,蜀人發家之史,緊接著話鋒一轉,沉聲道:“至于與其接壤的郢國,郢王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夕陽西沉,從代開始,到郢、再到梁,提及梁國時,姜恒特地說了安陽那場血案后,造成的十三年影響。
“梁國則在耿淵手下遭受重創,他們需要時間,恢復元氣。”姜恒說,“這十三年來,梁始終非常小心,但依舊忍不住參加了五年前的王都一戰,這一戰,讓梁國好不容易緩過來的局勢,又前功盡棄。”
“鄭國毗鄰東海,乃中原要地,狹長古道直鄰玉璧關,鄭人海運、農耕千年,其地富庶,鄭王雖已垂老,年輕時卻支持全國變法,如今是關內四國中,最有朝氣的國家。”
“太子靈在五國中,俱有極高的評價。”姜恒又說,“鄭國始終有種急迫感,他們必須守住咽喉要地,否則一旦雍國南來,首當其沖淪陷之國,就是他們。”
鬼先生“嗯”了聲,再撥幾下琴弦。
“但歸根到底,”姜恒嘆了口氣,說,“不過都是矮個里拔高個罷了。”
“你也知道。”羅宣冷冷道,終于說了第一句話。
這四年里,姜恒也常常與師父羅宣討論,說來說去,誰能成為新王,統領整個天下呢?放眼神州,沒有任何一國的國君適合,說了這么多,不過排除了更不合適的,留下一個相對沒那么不合適的。
鬼先生道:“姜恒,我聽你一句不提雍國,就半點也不在乎么?”
姜恒答道:“汁瑯若還在世,也許有希望。但如今雍國王室剩下汁琮,他若入關,將是中原百姓的災難,若讓他來當天子,將是天下的災難。”
姜恒半點不避諱,又道:“若我爹還在世時,汁瑯就已死了,那么我想,以汁琮的情分,是勸服不了他,在會盟上行刺的。”
鬼先生又道:“如今我還想再問一句,天下第一刺客耿淵,當年所作所為,對么?”
“現在的回答,依舊還是那句話,先生,我不知道。”姜恒眼里帶著少許迷茫,抬頭答道,“但我知道,若我是他,我不會這么做。”
鬼先生于是點了點頭。
“明天問你第二個問題,去罷。”鬼先生道。
是夜,姜恒與羅宣在院子里春風下,捧著食盒吃晚飯。
羅宣做得一手好菜,照顧姜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魚腹魚身都給了他,自己用筷子靈巧地拆魚頭。
“師父。”姜恒有點忐忑,不知今天功課考校,是否丟了羅宣的人。
“還行吧。”羅宣與姜恒陪伴日久,姜恒稍動一動嘴,便知道他想說什么,“你比我想得清楚。”
姜恒盤膝席地而坐,已是大人了,羅宣端詳他,像是想從成人的姜恒臉上,找到一點往昔他初到海閣時的稚氣與笑語,但姜恒已不再像小時候一般,凡事都先問他的意思,再作決定了。
“先生會派我下山么?”姜恒說。
羅宣:“先生不讓你下山,你就不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唐海县|
南平市|
云南省|
荥阳市|
乐陵市|
屏山县|
长阳|
简阳市|
陵川县|
华容县|
什邡市|
延庆县|
梨树县|
全南县|
龙州县|
于田县|
龙江县|
灌南县|
揭阳市|
丰顺县|
社旗县|
云阳县|
北海市|
嘉荫县|
博湖县|
秀山|
靖州|
剑阁县|
玉林市|
新沂市|
泽州县|
新邵县|
敦化市|
依安县|
广安市|
濮阳县|
邹城市|
伊春市|
登封市|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