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6章 南征軍-《山有木兮》


    第(1/3)頁

    朝廷上,耿曙胸膛前玉玦閃爍,長身而立。面對一眾朝臣的質詢,太子瀧則緊張得兩手不住發抖,看著耿曙。

    “麾下兵員幾何?”太常問道。

    “十二萬。”耿曙沉聲道,“兩萬五千騎兵,由我率領,充當前鋒,務必過王都,直取嵩縣,以嵩縣為第一個據點,以抗擊來自梁、鄭的二國聯軍,因為回過神后,他們必然會展開反撲。武英公主,則率領第二支軍隊,于玉璧關、洛陽、嵩縣之間駐防,預備協助我狙擊中原部隊。”

    “其后的兵力里,”耿曙又說,“須得將兩萬盡快派到玉璧關,這一路由曾宇將軍帶兵,形成南下的東路兵馬……”

    太子瀧忽然走神了,只見耿曙視線不看群臣,集中在他的臉上,隨口回答朝臣疑問時,稍一揚眉,示意他清醒點。

    “殿下?”耿曙稍稍皺眉,打破了沉寂。

    太子瀧馬上回過神,點了點頭。

    “預計時間?”兵府參軍又問。

    “今歲入冬前,”耿曙道,“嵩縣可得。末將已與太子殿下作了詳細布置,具體請看地圖。”

    太子瀧示意,侍臣于殿上徐徐展開地圖,一如海閣中的水墨神州,沿玉璧關往南方,耿曙以朱筆先前所作的標記,入關后先經梁西平原,繼而進王都洛陽。通過靈山峽谷,再沿古道形成一把尖刀,深入中原心臟,延伸至梁、代兩國的邊境上。

    “嵩縣古稱‘武陵’,是兩國交兵之地,”耿曙說,“與代國接壤,原為代國領土,其后卻被梁國強占,兩國多年爭搶,未有定論。”

    管魏:“大雍若得此處,無異于一塊關內飛地,難守易攻,四面受敵,又是晉人遺鄉,需要耗費極大心力,殿下,您果真如此作想?”

    “不錯。”耿曙說,“難守,但只要守住,從長遠看,所得遠遠大于所失。經太子殿下籌謀后,與代國修好議盟之舉已定,代國將是我們的盟友,此處入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梁國。除此之外,鄭、郢二國,極大可能將按兵不動。”

    雍國除卻用兵之外,也將派出大量的說客,前往關內諸國,或陳恒利弊,或許以重金,讓各國暫且持以觀望態勢。

    當然,這就是管魏的工作了。

    一旦選擇了嵩縣成為玉璧關以南,中原的第一個據點,便可逐步蠶食梁國。耿曙又開始沿著梁國邊境,推進他的軍隊布置,從洛陽往東北,沿嵩縣往東南,猶如半月形般,棋子不斷擴散,最終環繞梁王都安陽。

    太子瀧說:“現如今,更重要的一點,則是不能讓關內四國,再次形成新的聯軍。這點我會為王兄您保證。”

    代國已有示好之意,汁琮會見了代國使者后,得到了一個相當明確的意圖——短時間內,代武王愿意支撐汁系雍國的南征之舉,前提是作為交換,兩國將設法瓜分中原的領土。屆時只要長江以南的郢國出兵支援梁國,代武王便將出兵,襲其后背。

    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位于東海之濱的鄭國了。但耿曙有信心,哪怕太子瀧的外交使臣,不能成功說服鄭國國君,他也有自信,足以抵御梁、鄭兩國聯軍。

    汁琮道:“如此,王兒便預備出征,先往玉璧關,與武英公主會合。朝中各府,須得全力配合,不可延誤戰情。”

    耿淵琴鳴天下的第十三個年頭,天下王都淪陷的五年后,雍國大軍于玉璧關下再度集結,大戰將再起。

    夏季最后一場暴雨匆匆而來,山洪爆發,梁地西南方的山澗下,眾多村莊被毀。而中原以北的黃河一帶,亦發生了十年難得一遇的洪水。

    姜恒途經照水縣時,黃色的洪水已浸沒了大半個城市,城中進不去,他只得在漲水后的碼頭一側等待船只。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逃難百姓,一場洪水,淹沒了一整年的收成。

    姜恒已在照水外等了足足三天,其間他憑著從羅宣處所學的、有限的醫術,幫家破人亡的百姓們看病、施針,并叮囑他們,盡快離開照水。

    只因大澇后死傷者眾多,定有瘟疫橫行,這梁國南方的大城,說不得在冬天過后,又將掀起一場災難。

    而安陽賑災的使者,仍舊遲遲不來。

    第四天清晨,姜恒終于等到了一艘從上游而來的小船。

    船夫袒露上半身,只穿一條滌水褲,小船僅容二人棲身。姜恒馬上喊道:“船家!船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昌图县| 永登县| 卢湾区| 焦作市| 金门县| 宜昌市| 醴陵市| 洛阳市| 孝感市| 三河市| 平远县| 迁安市| 达州市| 始兴县| 巩留县| 长乐市| 木兰县| 民乐县| 青阳县| 钟山县| 察隅县| 达尔| 铜鼓县| 家居| 喀喇沁旗| 当雄县| 林西县| 固始县| 普格县| 拜泉县| 虹口区| 青冈县| 丁青县| 凭祥市| 陆川县| 鲁山县| 唐河县| 浠水县| 金华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