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桃源班-《山有木兮》
第(1/3)頁
“你手上總喜歡戴著手套。”耿曙又道。
姜恒以眼神示意,這話就不必去多問了,那一定有別人不想說的問題。
項余卻很大方,摘下一只手套,抬起右手給他們看,只見手背上有一道燒傷的紅痕。
“從前在烈火中取一件東西,”項余說,“不知天高地厚,燒傷了雙手。這就是所謂的‘火中取粟’罷。”
姜恒挺喜歡項余的,他是個溫柔的人。
“取什么?”耿曙又說。
“取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件東西。”項余看了眼姜恒,隨口道,“不過最后,它還是燒成灰了。”
姜恒知道他不想說,于是示意耿曙別問了。
“姜恒也有個燒傷的痕,”耿曙道,“在后腰上。”
姜恒知道耿曙這些年里,一直記得他的傷痕,每次想起便因為那是救他落下的,且家里著火,也被耿曙歸咎于他當(dāng)初一時心軟,沒有殺掉該殺的人,險些連累他們葬身火海。
“那里本來有個胎記,”姜恒笑道,“也沒多大區(qū)別。”
“小時候落下的罷。”項余戴上手套,隨意道,“火總是很可怕的,盡量別碰火。”
耿曙“唔”了聲,注視項余雙眼,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不能玩火,”耿曙說,“玩火者***。”
“是啊,”項余淡淡道,“很簡單的道理,但許多人,直到被燒死了也不懂。”
姜恒:“?”
馬車到得南明坊,項余像早就猜到他們想做什么,說:“找桃源的人么?其實,將他們叫進(jìn)宮來就行了。”
午后時分,項余將他們帶到朱雀宮外,偏僻處的巷子中,那里有大大小小百余間房屋,正是戲班、雜耍班、說書人等暫棲之地。
“謝謝。”耿曙朝項余淡淡道。
“我就在門外。”說著,項余為他們關(guān)上門,猶如于宮內(nèi)站哨聽傳一般,在門外長身而立。
姜恒進(jìn)了那房,居中一名老嫗坐著,姜恒出示腰牌,對方馬上道:“公子請跟我來。”
于是姜恒與耿曙到了后院,只見戲班人正在閑坐,先前見過的那瘦高男人看見兩人,便站了起來,及至姜恒給他看腰牌,對方便馬上行禮。
“界圭在這里么?”耿曙道。
“殿下回落雁城了,”那瘦高男人說,“在下叫魁明,排六,您叫我小六就行。”
只見魁明環(huán)顧一圈,余人便自動散了,姜恒還沉浸在震驚中。
“你……你叫界圭什么?”姜恒說,“殿下?”
魁明有點茫然,說:“是,他是王子殿下,您不知道?”
“回落雁?”耿曙卻皺眉道,“這么著急回去做什么?”
姜恒說:“他是越人的王子嗎?”
“是。”魁明說,“您不知道嗎?他本姓‘勾’,乃是王族,是越人的‘勾陳’殿下,應(yīng)當(dāng)說……是太子罷,殿下臨走前吩咐的,但凡兩位前來,必須全力相助。”
姜恒得知界圭的身份時,詫異更甚,但想到姜家與界圭的關(guān)系,便明白了,五十多年前,越國亡國時,王室仍流浪了一段時間,卻遭到鄭、郢的聯(lián)手追殺。最后一代儲君在三十余年前銷聲匿跡,民間再無傳聞。
現(xiàn)在想來,應(yīng)當(dāng)就是界圭改名換姓后,投入雍國宮中,姜家乃是曾經(jīng)的大貴族,勾氏則是王族,但只要不在中原召集部下復(fù)國,各國也懶得去多管。
“你記得那天夜里的刺客么?”耿曙對這伙人是信任的,不僅信任,還有著一種奇異的親切感,對方說話直來直往,很有越人習(xí)慣,就像他的母親聶七言談一般。
“記得。”魁明說,“兩位請坐,我們有越茶與越酒,還有家鄉(xiāng)的小點心,殿下說,你們遲早會來查這件事的,已經(jīng)提前作了安排。”
項余站在屋外,那名喚鄭真的小少年一身白衣,顯然是剛溜出門閑逛,拿著一朵花回來了,發(fā)現(xiàn)項余守著,有點意外,便慢慢地走過去,想嚇?biāo)惶椨鄥s已發(fā)現(xiàn)了。
“你怎么來啦?”鄭真笑道,“來看我的嗎?”
項余打量他的眉眼,說:“不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常德市|
贵州省|
岳西县|
德安县|
华安县|
达拉特旗|
寿宁县|
隆回县|
广南县|
崇信县|
隆化县|
黄骅市|
芦山县|
潍坊市|
开化县|
河北区|
武宣县|
邹城市|
邵东县|
平阴县|
扎兰屯市|
诸城市|
卢龙县|
富顺县|
东明县|
杭锦后旗|
淮阳县|
乌海市|
伊川县|
中卫市|
孟州市|
巩留县|
岳阳县|
平利县|
开原市|
石首市|
嘉兴市|
老河口市|
兰州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