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殿前爭-《山有木兮》
第(2/3)頁
“那么我們現在,”姜恒走到耿曙身邊坐下,說,“總算可以好好談談將來了。”
“誰的將來?”畢紹又說。
“梁的將來、鄭的將來,五國的將來,以及天下的將來。”姜恒說。
耿曙于是不再發話,只沉默地注視著手中之劍。
“你們放出了一頭無所不食的饕餮,”諸令解說,“如今當可好好看下,它會做什么了。”
太子靈朝姜恒說:“你們點燃了一場大火,若不及時阻止,它將燒光天下。姜先生,如今我仍然相信,這場火只要傾盡全力,仍可以被撲滅,只是我們將付出更多的代價。”
姜恒想了想,說:“還是按老規矩,咱們先聽聽,汁琮做了什么罷。我相信鄭王不可能沒有任何情報。”
太子靈便示意左相邊均回報情況,姜恒確實秉承了他一貫以來的思路,沒有上來便高談闊論,他們需要了解情報,所有的、關于雍國的情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該如此。
只聽邊均咳了兩聲,慢條斯理道:“汁琮如今已占據了大半個中原,洛陽、安陽、漢中、捷南、嵩縣琴川一帶,盡在他掌握之中。三日前,曾宇率軍南下,開始攻打照水城……”
與姜恒想象中的速度差不多,這也是他尚在落雁時,所商討的南征大計。
接下來,長江會阻住汁琮的腳步,江州易守難攻,汁琮缺水軍,不會去啃這硬骨頭,最好的路就是沿潯水三城,取潯東、潯北、潯陽,入侵越地,再順長江掉頭往東北,繞過崤關,進入鄭國。
一城失,城城失,南方四國僵持百年后,只要一地首先告破,便會迎來連環崩塌。
龍于的軍隊駐守崤關,此時若抽調軍隊回援,汁綾便可輕而易舉攻破崤關,屆時濟州將更危險。
比起戰事推進,姜恒更在乎的,反而是已被納入雍國版圖后的城池,百姓現狀如何。邊均的情報簡直讓他覺得,事情不能再糟了。
雍國開始遷都,目標卻非洛陽,而是安陽。落雁城派出了浩大的遷徙隊伍,趁夏季進入中原腹地,安陽成為了新的王宮,雍國百姓也紛紛遷進了梁國境內。遷都議程在任意一國,俱曠日持久,難以落實。但對汁琮來說,一聲令下,傾舉國之力遷徙與安頓百姓,卻實在輕而易舉不過。
截至半個月前,雍人已有四十萬遷進玉璧關內,在安陽以太子瀧為首,東宮的門客為基礎,組建起了新的國都,并推行新制,亦是姜恒當年在落雁城中所規劃的。
只有一點不同,汁琮將統治范圍內的百姓,分為四等,一等為雍民;二等為風戎、林胡、氐三族隨同雍人遷入關內的外族,喚為“關外民”;三等為嵩縣、洛陽等天子遺民,稱“中原民”;四等則是連年征戰后的戰俘,有鄭、郢、梁人,也有少量代人,乃是“賤民”。
“挺有新意。”姜恒冷冷道。
眾人聽出姜恒在嘲諷,卻無人接話。
“一等民內又有公卿、士等貴族,”邊均慢條斯理道,“大多為官。二等習武較多,三等四等,就隨他們擺布了,賤民不得務農、經商、做工,只能服苦役,或是當兵,自然,這些兵的待遇,不可與雍正規軍同日而語。”
邊均等人倒不如何在乎汁琮的四等人制,畢竟各國雖不似雍這般等級森嚴,貴族與平民之間卻也涇渭分明,回報此議,不過是為了證明汁琮的新朝廷正在按部就班,進一步消化領土。
在雍國如此高效的運轉之下,軍隊得到補員,后勤補給充足,攻破鄭國,指日可待。
“眼下,”邊均說,“汁琮的軍隊再一次擴容,編入中原流民與戰俘之后,已有二十六萬之數,這個數字,在他們打下照水之后,將進一步增加。”
姜恒在心里默默計算了一下以中原的土地,外加雍國的效率,能拉起一支多少人的軍隊。
邊均說:“根據我們的推測……”
“五十萬。”姜恒已提前回答了這個問題,“征用嵩縣糧庫后,最大限度地壓縮軍餉開支,征集百姓上戰場,再給汁琮四個月,他能召集起五十萬人為他打仗。其中十萬為主力軍,也即風戎與雍的中堅戰力,外加五萬氐人。”
“余下的三十五萬人,則是新兵,”姜恒朝眾人解釋道,“只要喂飽他們,就可派到前線。至于最后會死多少人,對汁琮而言,并不重要。”
在場所有人都沉默了,一支五十萬人的軍隊,哪怕聯合代、鄭、郢三國,也只能召集起不到二十萬,尚不及一半之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宿州市|
彭山县|
墨竹工卡县|
柯坪县|
长乐市|
娱乐|
顺昌县|
海门市|
乡城县|
保德县|
合肥市|
肥城市|
城固县|
肇源县|
古蔺县|
鲁甸县|
来宾市|
镇坪县|
南华县|
阳春市|
永修县|
淮滨县|
兖州市|
从江县|
哈巴河县|
双流县|
神农架林区|
赫章县|
金门县|
左云县|
吴旗县|
宁德市|
光山县|
山阳县|
文水县|
嘉兴市|
义马市|
永兴县|
波密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