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定北將軍雖然手握兵權(quán), 可說到底卻還是皇家的奴才。 原本梅將軍與鄭王爺一直都是相安無事,可如今這平衡卻被一個女人打破。 在將軍府所有下人眼中,吳杏娘簡直就是當(dāng)之無愧的紅顏禍水、喪門星。 于此同時, 村中還流傳出另一個說法:若是村里庇護(hù)了那些做出下做事的女子,那村中的貞節(jié)牌坊必倒無疑。 聽到這些傳言后, 族長開始糾結(jié)是否應(yīng)該將吳杏娘沉塘的事情。 若不是有兩個婆子攔著, 估計吳杏娘早已變成鬼了。 知府的奏折已經(jīng)送京城, 興正帝念在梅將軍多年戍邊,原本還想給這兩人提個天作之合的匾額。 哪想到忽然便接到鄭王爺搶了人家兒媳婦的消息。 定北將軍的戰(zhàn)功赫赫, 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消息傳來后,興正帝震怒,當(dāng)即命手下官員去查。 一查之下, 鄭王爺在封地上的惡行更是罄竹難書。 而后, 他的家眷全部同他一起被押回京城受審。 一同被帶來的, 還有吳杏娘。 金鑾殿上, 吳杏娘第一次得見龍顏。 可對方的問話,卻讓她如同再一次回到被人欺辱的那天。 傷口再一次被人撕開, 吳杏娘硬生生承受著來自那些上位者或唾棄,或鄙夷的視線。 終于,鄭王爺被定了罪。 1他的封地被撤, 雖未削王爵,此生也斷不可離開京城。 為了安撫梅將軍, 皇帝不但將梅良駿調(diào)回京城認(rèn)知,還想將自己的公主許配給對方以示補(bǔ)償。 可梅良駿卻拒絕了, 只說愿與吳杏娘共度余生,不離不棄。 從此, 梅良駿成為全京城炙手可熱的好男兒。 而吳杏娘被欺辱的事,也傳的天下皆知。 身為女子,遇到這樣的事,不想著一死以全清白,居然還好意思上堂佐證。 而后甚至扒著人家好男兒不放。 這樣的女人,豈是無恥兩字能夠形容的。 一時間,諷刺吳杏娘的文章,詩詞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而原本那兩名照顧吳杏娘的婆子,也離開了吳家村。 聲稱要回去幫吳杏娘籌備婚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