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的這聲音后,李月華趕忙將自己簡單收拾一下,快速向來人迎去:“是香玲啊,你怎么過來了?!? 見李月華急匆匆的迎過來,叫香玲的姑娘趕忙向后退了幾步,隔著矮墻對李月華柔聲喚道:“二嬸子?!? 香玲姓陳今年剛剛二十歲,是五年前嫁進村子的,嫁的是村長的侄子。 只是她那漢子從小就有氣虛體弱的毛病,平日里多走幾步都會心慌氣短。 當時也是看著孩子身體不強,想給對方留個后,才抓緊時間從香玲家定了親。 誰知那孩子聽說自己要成親,喜得拉上村中幾個要好的同伴多吃了幾杯酒。 結(jié)果當天晚上就人就沒了... 本就是剛剛商定的婚期,兩個孩子甚至都沒見過面。 只要不向外公布,根本不會有人知道還有這么檔子事。 可那陳家村人素來羨慕吳家村的貞節(jié)牌坊,如今有了這么個露臉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為了證明陳家村也是極重規(guī)矩禮教的,陳家村村長親自將陳香玲送來了吳家村。 讓她為夫君守節(jié)。 對于陳香玲的到來,吳村長也是很苦惱。 他們倒是不缺一口吃的,但陳香玲雖說是寡婦,卻根本沒拜堂成親。 這人放在哪都不合適,尤其是他弟弟家還有三個沒成親的兒子,這萬一出了什么事... 光是想想就覺得頭皮發(fā)麻。 前思后想,吳村長最終決定將陳香玲送到三奶奶那邊。 第一,三奶奶常年獨自居在祠堂那邊,陳香玲過去剛好給三奶奶搭把手。 第二,三奶奶可是得到貞節(jié)牌坊的人,有三奶奶看著帶著,相信這陳香玲也不會守不住。 于是,陳香玲就這么被送到三奶奶身邊,一待就是五年。 她自知不祥,從不主動靠近外人。 平日里縱使見到人也只是遠遠叫一聲,之后便快速避開。 竟是主動將自己劃到低人一等的位置去。 她現(xiàn)在唯一的念想,就是再守個三十五年。 之后便可以像三奶奶那樣,得到一個貞節(jié)牌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