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理科學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第(1/3)頁
現在京城里討論最多的是什么,是棉花,其次是報紙與報墻。
在報紙出現后,報墻也沒有荒廢掉。
報紙現在已經連續更新三期,每十五天為一期,每一期報紙上的內容各不相同。
最初時,報紙上記載的只有棉花等相關事宜,到之后的兩期,開始增添別的內容。
除卻依舊實時記錄棉花種植的進展情況以外,還刊登了一些文人墨客們關于棉花的文章詩句、或贊揚或有感而發的話語等,并于后面附上署名。
第二期的報紙發行時,這樣新奇的做法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有些人卻是也沒有想到竟然能在上面瞧見自己說過的話或做過的文章等,當即有種不可言說的感覺涌上心頭。
再往后翻,報紙上的最后一頁則是刊登了少許的閑聊趣事等,瞧著也頗為的有意思。
“王兄,沒有想到那日你在酒樓里偶然說的話,竟然也被記在了報紙之上,現在能被不少人看到夸贊啊!”
“張兄新作的詩也在上面!”
“哈哈后面這則閑聊也是有趣,誰寫出來的?什么,是真事?”
第二期報紙引發而出的反響顯然更加的熱烈,不輸于最開始報紙出現時的影響。
而后,第三期的報紙出現。
最后一頁上刊登了幾句話,大意為,不管是文章詩作,亦或是趣聞樂事等皆可投稿于言品坊內,若被選取,言品坊會將選上的內容印在下一期的報紙上進行刊登,而相關的投稿人則可以獲得相應的銀錢。
消息一出,不少人便動了心思。
其中以讀書人居多,畢竟誰還不會寫點文章和詩作,只是動動筆桿子的事情,簡單且容易。
若是投稿在言品坊的文章或詩作能被刊登,不僅僅可以得到銀錢,以如今報紙受歡迎的程度,連達官貴人都在看,若是有幸入了誰人青眼,可不就是有了飛黃騰達的機會?
還有些文人的心思就簡單多了,只想讓自己的文章詩作等被天下人知曉。
至于不會做文章的,上面不是說了嗎,亦可投稿一些趣聞樂事等,沒有趣聞,還有五花八門的消息,皆抱著可能被選上的心思投進了言品坊內。
而報墻,在棉花之事經由報紙廣泛傳播后,就很少有人過來觀看,之后,報墻上張貼的紙張便被撤掉,并換上了新的內容。
新的內容,由褚尋真提供。
‘為何當一件物體表面光滑時容易脫手而出,當表面粗糙,布滿起伏不平的紋路時卻容易被握住?’
‘為何當往茶釜里或任何一件器物里注水時,即使閉上眼睛,也能大致的聽出水量增多到哪里?’
報墻上方有遮擋物,墻邊還放著桌案紙筆等,有人看管。
若是心有答案,可以過來拿紙筆作答,作答后的紙張會貼于報墻上,眾人可討論一二,論明原因。
“當然,若是諸位也有問題需要旁人解答,或想考教他人,不妨將其寫出也貼在報墻上。”看管紙筆的下人道。
圍觀之人有面露遲疑、有不為所動,亦有人問,如果是在文章上遇到難題也可以寫出貼在報墻上嗎?
下人道:“自然是可以的,無論什么問題,就算是些日常的瑣事難題也可以寫在上面。”
“但之后卻是要看緣分,如果五天之后還沒有人為其解答,我們會將沒有解答出來的問題從報墻的中間挪到最邊上,十天后更是會撤掉。”
剛開始詢問的青年應確實是在文章上遇到了難懂的問題,在下人回答后,第一個走到桌案前提筆便寫,寫完后交給下人,由其轉身張貼在報墻上。
更多的人卻是遲疑著沒有上前,而是對上面最開始的兩個問題進行討論,不久后,有兩人走出,將各自討論的結果寫出貼于報墻。
其中一人問:“上面的問題是誰提出來的?我們怎么知道各自的回答是否正確?”
下人回答:“兩個問題皆是由棲寧縣主提出,明日,答案便會張貼上來,到時再請各位前來觀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大足县|
玉林市|
衡水市|
新绛县|
塔城市|
眉山市|
泰安市|
库尔勒市|
邛崃市|
泰来县|
泾阳县|
黄山市|
天峻县|
临澧县|
葵青区|
吉安县|
嘉善县|
肃宁县|
SHOW|
东方市|
莱阳市|
麟游县|
乐都县|
婺源县|
炉霍县|
甘泉县|
绵阳市|
冀州市|
永善县|
额敏县|
星子县|
特克斯县|
瓮安县|
兰州市|
华坪县|
隆回县|
宁乡县|
类乌齐县|
芜湖市|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