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家里的父母,妹妹跟著陳敬方一家一起去了潼關(guān),一個人在永州的卓清影,哪怕天天收到周小山的電報,也不敢看這樣的場景。 根本沒有回家,甚至不敢過河,直屬連這仗沒有傷亡,家屬們跟卓清影一樣,不敢去河對岸司令部。 都躲在實驗室和旁邊的炮兵訓(xùn)練場,生怕自己也會收到這樣一張像是信封一樣的通知書。 別說卓清影不敢看,就是鄭竹梅,沈虹,也躲在工廠里,看著工人日夜加班。 所有出川將士家屬同命相憐,生怕這樣一封通知,會有一天落在自己手上。 自從66師開出四川,山西,江南,轉(zhuǎn)戰(zhàn)千里,幾乎沒有停歇。 現(xiàn)在南京城下鏖戰(zhàn)正酣,66軍的這幫家屬,都怕軍委會會一刻不停的,又把川軍拉倒南京。 怕什么來什么? 他們都不知道,他們正在擔(dān)心事情,正在軍委會討論。 早知道川軍這么能打,還不如當(dāng)初把南京給他們守。 南京無險可守,易攻難守,要是不及時撤離,就建議委員長把劉湘七戰(zhàn)區(qū)的部隊,拉上去。 蔣委員長的命令太曖昧了。 同意撤離,也要短時間堅守? 不過把二十三集團軍拉倒南京去,是符合他的心意的。 問題是川軍剛打了兩仗,合計殲滅日軍超過6萬,據(jù)說21軍,23軍,66軍甚至打殘了兩次,太湖西岸臨時招募的新兵都打光了。 電報跟雪片一樣飛來要求整補,軍委會一毛不拔。 劉湘怎么可能北上,拱衛(wèi)南京。 于是在路上的陳誠,收到了侍從室征求意見的電報。 詢問他有沒有可能,把川軍調(diào)往南京,還希望他代表委座,給南京提出要求。 陳誠頭都炸了,川軍出川,馬不停蹄的到處跑,像66軍更是從娘子關(guān)戰(zhàn)場,剛剛調(diào)下來的。 換成一般的地方軍,一場惡仗就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