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含光以手指觸碰那些文字。 這個動作無比自然,發生在潛意識下,似乎因為他對這些文字沒來由多了些親切。 那些文字蠕動地愈發厲害,化作陣陣光斑,如水下的陽光,順著他的指尖融進他的身體里。 他的手指微微抖動,以一種極為細微的幅度,常人以肉眼難以察覺。 卻并非毫無規則地顫抖,倒像是在刻畫一幅極為精細的畫卷。 絲絲縷縷的白芒自他指尖散出,融入空氣里,輕易地將虛空切開,無聲無息。 他閉著眼,腦海中不斷回蕩之前所見的三道劍光。 那斬天的三劍,在他腦海中卻被分解成了無數個細微至極的小動作。 那是無數式最基礎的劍招。 構成看似平凡的無敵之劍。 “原來這就是劍道符文!” 李含光心生感悟,對于劍之一字有了新的理解。 所謂符文,乃修行者對天地法則與大道的領悟和詮釋。 每一個符文都有不同的意義。 每一種法則都有獨特的符文,代表天地大道運行的道理。 比如水,便有柔,寒,閉,藏,潤等九種不同的符文,代表水屬性的不同特性,以蘊含道意的道文書寫,便成了符文。 九為數之極,先天法則的符文之數皆為如此。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每種法則領悟到極致只能凝聚出九個法則之環的原因。 各種不同的符文組合在一起,便成了道法神通。 書寫這些符文難度不高,絕大多數修行者都可以使用大部分的法則符文構成道法。 但對于那些符文的領悟程度,將直接決定道法的威力如何。 世人皆以為劍道只有招式,所謂的劍意也只是取鋒芒二字,達到撕裂一切的效果。 殊不知,劍道也有符文。 那十余式基礎劍式便是。 足有十三個! 那是全新的符文,不同于任何法則,組合起來,究其變化極境,足以達到毀天滅地的效果。 這里說的組合并非是單純招式上的排列,更重要的是道意。 就像法則符文一樣,只以法力書寫,凝聚道法不難,但對符文領悟程度不同,道法的威力就會天差地別。 十三式基礎劍式,每一式都蘊含獨特的道意。 刺劍術,取無往之鋒芒,勢如破竹,宛如蛟龍出水,通至巔峰,任身前險阻萬千,大可一劍破之; 點劍術,密如繁星,快若驚雷,劍出如網,可亂天綱; 截劍術截天地之道,可斷法則運行,破敵于瞬息之間,令人難以招架! 崩劍式…… 若可這些劍式中的道意領悟至極境,通宵變化,無跡可尋,破敵于無形。 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動作,卻融匯了劍祖難以想象的大智慧在其中,暗合大道真意。 這真的是一條被開辟出來的,全新的大道! 有自己的符文,有自己的法則,有自己的規矩! 不受天地束縛,劍在我手,也在我心,青鋒在握,身前三尺,神魔莫近! 以劍道符文代替法則符文,如此敢想,如此敢為,難怪可以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極境。 最重要的是,劍道符文不像先天法則那般,固定只有九個。 若達到劍道化境的大宗師,甚至有可能在十三式基礎劍式的基礎上,繼續添磚加瓦。 但凡多出哪怕一枚劍道符文,對于整個劍道的改變將是改天換地級別,絕非單純的加法那般簡單。 難怪劍祖曾說,先天法則之道雖強,卻有其限制。 他要開辟一條全新的,沒有上限的道路! …… 外界,高臺上。 白啟望著畫面中那一幕,訝異道:“他……難道在接受青蓮劍祖的傳承?”. 南華仙君眼中難掩吃驚:“方才他破解禁制的那一刻,便覺得他的手段極為特殊,根本不像是現有的任何法門!” “想來應該是早就對劍道領悟頗深,而且……還極為擅長古劍道!” 此話一出,眾人更為訝異。 祖庭在劍道方面向來不重視,修行早期為了裝逼或許會佩劍,越到后面越看重自身對法則的利用。 甚至許多大家族在晚輩修行伊始便會告誡莫要把太多心思花在劍道上。 李含光容貌無雙,氣質更是卓越非常,一看便不是尋常人家的子弟,又生有神瞳,背景想必極為不俗,說不定是某個古族出世的天驕! 這樣的人物,縱然在博學多才,又怎么會花那么多心思在劍道上? 要知道,能得到劍祖所設禁制的認可,對劍道的要求絕非只是精通那么簡單! “李公子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越看越覺得他神秘呢?” “難道是傳說中的鑄器古族?我聽聞有些古族精通煉器,以鑄造之術入道,可以人與器合,雖難以成就大道,但前期修行極快,而且同階戰力極強!” “不像,我見過一個這種古族的族人,渾身上下冰冷一片,毫無人氣,哪里像李公子這般看了便讓人想親近?” 眾人議論紛紛,心中同時涌現出歡喜情緒。 李含光越強,則代表人族年輕一代越厲害,他們也與有榮焉。 便在這時,高空卷起一片烏云。 狂風忽至,極遠處的虛空中生出一道淡淡的漣漪,一瞬萬里,抵達近前。 恐怖的氣勢鋪天蓋地而來。 天地間溫度驟降。 所有人噤若寒蟬,驚恐地看著高空,不知發生了什么。 白啟和南華仙君相視一眼,無奈苦笑。 該來的總要來的。 南華仙君來到高處,對著那片烏云微微拱手:“許久不見,滅絕道友依舊風華絕代,令人傾慕!” 烏云散去,碎成漫天雪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