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的覺得去農村怕把自行車給騎壞了,有的是有事不能借,最后只能找賈浩云了, 這就是為什么這么晚了,王主任還在家里等他的原因。 “沒問題,您推走吧!我明天步行上班就行,結婚是一輩子的事,他們的事重要。” 賈浩云很大氣的說道,對于一個后世的人來說,就是借個自行車根本就沒什么。 其實就他沒怎么把自行車當回事,在他的內心自行車就是一個交通工具。 可別人不怎么想,好幾家都因為劉家兒子是去農村接媳婦,農村的路又不好走,還是去載人的,怕把自行車弄壞了,不愿意。 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你愿不愿意把你心愛的跑車借出去,到農村崎嶇的路面上去接人。 這樣一轉換思想就明白當時人們的想法了。 王主任看到賈浩云這么大方,這么支持自己的工作,對他更加的高看一眼。 想著以后有機會能幫賈浩云,一定幫。 王主任眉開眼笑的接過自行車就告辭了,臨走的時候還囑咐賈浩云明天晚上到劉家去吃席。 這車他劉家可不能白借,事后也得把車擦干凈給還回來。 賈母是個傳統的女人,沒嫁人的時候聽父母的,嫁了聽丈夫的,丈夫沒了就聽兒子的。 所以說賈浩云很大方的把自行車借走她也不會說什么。 她只是單純的明白在外人面前要給兒子留面子,再說兒子和街道主任處好關系,對他們家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官府”有人好辦事的道理她還是明白的。 第二天,賈浩云早早的起床,因為沒自行車了,他要步行去單位,所以早起了一會。 自從上班以后,他就沒有叫賈母給他做早點了,主要是他走的早,怕賈母太累。 可不要看做飯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在這個時候要提前生火,他走的早,賈母就得更早起來。 換了個糧油店,還是多買了一些燒餅,在路上邊吃邊走。 要不然到單位又會顯得自己特殊了。 不是賈浩云小氣,不給師姐師兄吃,主要是這行為太惹眼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