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過了一周左右,進(jìn)了臘月二十,阿旁懷放了假,整日帶著女兒到處游逛。他們父女搬來了省城半年,卻連一處風(fēng)景名勝都沒有去過。阿旁懷雖然知道女兒成熟穩(wěn)重,但是還是心有愧疚的。 阿秀覺得能跟父親一起到處走走看看,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只是,這天要是再暖和一些就更好了。 N省省城的西南處有山,夏日時,林蔭遍布,鳥語花香,實在避暑的好去處。但是冬日來,未免太過蕭條了些。 阿旁懷拉著阿秀走在山道上,心中有點懊悔,“這是什么名勝啊!早知道什么都看不到,連個人影都沒有,還不如在家里待著呢。” 阿秀喘著氣,鬢角微汗,回眸向山下看去。 滿山的綠意已經(jīng)枯黃,在冬日望去,的確太過于慘淡。然昨夜的一場小雪,猶如神來之筆,讓這蒼茫的山水陡然生動起來。繞山而行的水,仍然是綠的,緩慢而幽靜地流淌,那些隱在林間或水邊的黑青色瓦房被白雪描出了輪廓,猶如在宣紙上被濃墨描繪,深淺相間,好一副冬日山水。 阿秀跟阿旁懷爬到了山頂,站在廟宇的鐘樓前,從那寬寬的矮檐下挑目遠(yuǎn)望,山河滿目,千峰一色,巍巍壯觀。 如此大好風(fēng)景,都是她父女兩人的,這是何等愜意的事情。 阿秀拍著欄桿,前俯后仰地哈哈大笑,阿旁懷不知女兒笑什么,但女兒高興,他也高興,所以很憨厚地呵呵笑了起來。 雪后初晴,風(fēng)并不大,笑聲在山間回蕩,傳出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 驚動了山道上的兩撥行人。 時近年關(guān),再加上這冬日山中蕭條,已是游人罕至。居然先后有三撥人在這山道上跋涉,的確有些少見。 第一撥,自然是已到山頂?shù)陌⒓腋概? 第二撥人,人數(shù)比較多,衣衫華貴,周圍有數(shù)名精悍地青壯男子,身著統(tǒng)一的黑色衣服,圍著中間的一位老者和一個年輕的女人。那名老者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臉上氣色紅潤,顯得精力充沛,眼見都快爬到山頂了,仍然輕松有余的樣子。 而那名年輕的女人,穿著紅的耀眼的羽絨服,走在這蒼白的山道上,遠(yuǎn)遠(yuǎn)看去,像一團(tuán)燃燒的火。其實即便是走近了看,她也像一團(tuán)火,她長得很漂亮,是極具侵略性的那種美,用四個字來形容,也只有艷色逼人比較合適。 她的體力明顯不如老者,大口地喘氣,卻不肯要旁邊的人扶她一下。聽到笑聲,不禁挑眉冷哼,“哪里來的蠢貨?” 老者微微偏頭一嗮。 那紅衣女郎容顏更冷,“這冰天雪地不在家里呆著,跑到這荒山野嶺來發(fā)瘋,不是蠢貨是什么?” 老者也不生氣,似乎很寵她的樣子,“他們是蠢貨,在發(fā)瘋;那我們又是什么?” 紅衣女郎忿忿不平,“我也想知道我們這是在干什么?但你不肯告訴我原因,我除了當(dāng)一個蠢貨,還能做什么?” 老者心中嘆了一聲,“你呀。”望著這個自己最喜愛的孫女,他實在是不忍心訓(xùn)誡。只得低頭繼續(xù)沿著山道向上行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