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六章 規劃培養(大章)-《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第(1/3)頁

    2005年3月3日。

    燕京,

    體總訓練局國家田徑訓練基地。

    偌大的會議室里,滿滿當當的坐了一屋子的人。

    “都坐吧,沒那么多講究的……”

    看著人差不多到齊,余偉立手一揮,徑直坐在了會議桌上首。

    林幕和葛教練分列下位左右,會議桌上一圈坐下來的都是在隊里訓練的各運動員的主管教練以及部分的項目核心教練。

    在哪兒都有規則方圓,座位排列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從級別和位置上來說,除了上首坐的那三四個人,其他的都差不多。但教練的重要與否、排位高低很多時候都是和他們的運動員掛鉤的。

    余偉立說的沒那么多講究,大家不可能真沒講究。會議桌位置按自然的規則的排了下來,大家都很默契的坐到了自己該坐的位置上。

    作為朱昆的主管教練,陳國斌也終于第一次在相對正式的教練員會議上坐上了主會議桌,而且位置還比較靠前。

    短跑不同于其他的一些項目,因為不是相對集中的訓練模式。其實真正在冊能完全享受國家隊待遇的運動員并不多。作為帶他們的教練,除非原先就是國家隊的人,否則身份上自然也跟著走。

    除了林幕所帶的接力正選的這一批外,其他的經常能在各大訓練基地露面的、甚至偶爾代表國家參賽的,大多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國家隊運動員。

    像現在經常跟隊訓練的比如那幾個小孩,比如文勇、胡珂和張蒙,也包括之前的朱昆都不是。

    因為世青賽、奧運會,一年時間,兩場大型比賽,從去年11月冬訓開始,朱昆才成功成為一名真正的國家田徑隊短跑運動員。而他也終于成為了國家隊正式在冊的短跑項目主管級教練。

    一年的時間讓陳國斌感懷良多,看了看上首開始開場說話的余偉立,看著余偉立下首端坐的林指導,也讓他對于需要繼續努力的心更堅定了些。

    眼神不經意的瞥向外圍靠墻邊的那一排椅子上,去年,他就差不多坐在了那個位置,心思忐忑的參加了一次會議。而此時,那里坐著的卻是一個跟他年齡相仿,看起來同樣緊張和忐忑的人。

    就在陳國斌看過去的同時,那人也似有所覺的同時看了過來。相互間微笑著點了個頭后,陳國斌收回了目光。

    真是各有各的緣法,希望不要辜負了這份幸運吧!

    陳國斌暗自笑了笑。林指導、他,還有這位同樣從田徑的“窮鄉僻壤”一步登天的走到這里的人。因為帶路人,因為差不多的際遇,陳國斌默默的送上了祝福。

    被陳國斌送上祝福的這一位,此時也是同樣收回了目光,看向會議桌四周,又看向了上首。

    他就是劉通,來到國家隊已經20天,而這一段時間,又一個以臨時工身份進來的他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

    那些眼神中有帶著友好、鼓勵的,更有帶著羨慕嫉妒的。就連他進會議室前到現在坐在這里,才止不到10分鐘,就已經感受到了不少目光的關注。

    會議桌坐的人不少,但還是空了幾張椅子的。可哪怕是靠墻他們所坐的這一圈椅子上坐的齊齊整整,也沒人去往會議桌上去坐那些位置。

    主管和主要分管坐會議桌,首席助教坐外圍,更普通的助教連進會議室的資格都沒撈著。

    他因為算是跟在教練身邊的唯一助教,才有幸獲得了這個進來的資格。在他想來,這也許就是那些羨慕嫉妒眼神的來由吧。

    在感慨似乎等級無處不在的同時,也越發了感受到了教練單槍匹馬從濡須殺來燕京,并一步步到現在能坐在次席位置上的那份不易。也讓他對于現在的處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他是林指導帶進來的,他成為了林幕的助理教練,他還被安排負責林指導手下的潛力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似乎又是一個朱昆和陳國斌。

    聲音、怪話,包括不少事情他都有耳聞,或者人家就沒打算避開他。在意不在意的都只能放在心里,更努力些才是應該的。他也希望能有陳國斌他們的那一天,

    “兩站室內賽結束了,再過兩天就是最后一站燕京站的比賽。正好大家都回來燕京,咱們根據今年的大賽情況就一些問題簡單議議……”

    劉通的心緒在翻滾,而主位上的余偉立開宗明義,拉開了會議的序幕。

    一位位教練就冬訓完成后,兩站比賽下來的檢驗情況做了些小總結,也分別的說了下接下來的比賽和備戰情況。

    能輪的到發言的人依次發言,就各自運動員和下一步要安排的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情況做了下介紹。

    其間,余偉立和林幕也偶爾插幾句,訓練的工作大致沒做什么評價。他們也就是針對于比賽的安排上給了些指導意見。像以前那樣一年都不參加幾次比賽的情況肯定不能再繼續了。

    而且,就算不為競技考慮,單是為了國內的氛圍,也該多考慮讓優秀的運動員去多參加比賽繼續活躍下田徑市場。

    03年04年兩年,田徑的高歌猛進,讓國家相關部門有了不少底氣去引導國內的田徑氛圍。現在需要的是,更進一步的培育。

    “好,今年的大賽就是世錦賽,隊里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運動員達到各項目參賽標準。有了成績的再接再厲,還有些欠缺的那就要更努一把力。”

    “林教練,你有什么……”

    面對余偉立的詢問,林幕稍猶豫了下后,點了點頭。

    “余指導已經講的很全面,我沒什么要補充的。不過,就運動員的培養情況,說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林幕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身體偏轉,面朝向其他在座的教練員。

    真是……

    劉通目視著林幕,心里隱隱的既雀躍,又佩服,讓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價。

    身姿挺拔,卓然而立,淡然卻也威嚴。準備講話時,所有教練都給了他跟余偉立差不多一樣的尊重對待。甚至他能感覺到的,或許還要更多些重視。

    一場會開到現在,他的心思一直在翻滾著,時常的分神去關注會場內的動態。直到這時,他強迫著自己收拾了所有心情。

    “……運動員是所有運動項目對外的主體,需要靠訓練來提高成績,用成績來表現運動本身。提高運動水平是一個不變的主題。如何提高,或者說如何去培養,這要靠我們這些教練,也是關鍵。

    大家都是有經驗的教練員,訓練手段的先不說,單就運動員的培養規劃上肯定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好的壞的,我們現在也不做評價。趁這個機會我就把我個人對于運動員的培養規劃做一個簡單介紹,合理與否,可以參考分析……”

    林幕的話暫一落定,會場里的人頓時都打起了精神。

    一次次的證明,林指導很多時候的個體建議情況,真的很有些建設性,這不由的他們不上心。

    “在國際上,通常人們普遍認為,除了那些天賦超異稟的不算,培養一名頂級的短跑運動員需要花5-6年的時間。這5、6年的時間,他們也通過訓練和一場場的比賽逐步去打磨,直至巔峰。

    再之后如何,更多的是水磨工夫,看天賦,也看運動員自身管理。看起來是一整個過程,其實細分析下來,都有著他的階段性的。

    在座的差不多都和我一起奮戰過兩年的冬訓了,如果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我在第一次冬訓短跑組會議上曾說過。提高運動員水平,是打破舊有平衡的情況下去建立一個新的平衡。這就是一個個的階段過程。

    如果潛力尚存,那這樣的過程該是循環往復的。目前也有不少教練員針對自家運動員做出了一些培養調整。。是好是壞,成績能反應問題……”

    會議室很安靜,當林幕說及此時,他們不由的就看向了會議室里更靠前一些位置上的那幾個人。心里著實的有些感觸。

    也只是稍感觸下,他們也無暇再分神,因為林幕的話還在繼續。

    “訓練、培養是手段,提高成績這是目的,但我覺得,更要有規劃性。咱們國家不同于大多的國外國家,我們的舉國體制和運動團隊的性質決定了,我們也必須要有這個規劃。

    規劃的依據也只能針對于大賽來制定,世錦賽、奧運會、亞錦賽、亞運會,甚至全運會、城運會,這都是規劃的依據來由。因此我們需要為運動員們更有針對性、計劃性的來開展培養和訓練工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南昌县| 都安| 泸定县| 涪陵区| 景泰县| 泌阳县| 阿合奇县| 六枝特区| 陕西省| 任丘市| 清水河县| 北宁市| 来安县| 农安县| 辛集市| 饶河县| 北安市| 清苑县| 广灵县| 合川市| 徐闻县| 洞头县| 晋中市| 剑河县| 泗洪县| 湾仔区| 巴中市| 西峡县| 腾冲县| 奉贤区| 中宁县| 盐城市| 江口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富阳市| 平凉市| 安徽省| 正安县| 景谷|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