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周大福在港島的金飾銷量上面,拉近了和老鳳祥珠寶的距離; 從年盈利就可以看得出,1956年老鳳祥珠寶除去鉆石的盈利只有550萬港幣,周大福盈利400萬港幣,兩者的贏利比已經成了72%。 要知道高峰時刻,周大福珠寶只有老鳳祥珠寶的百分之五十不到。 差距在變小,不是因為老鳳祥珠寶經營出現了問題,而是周大福珠寶學到了很多,然后趕上來了。 至于另外一家周生生金鋪,則在店鋪的數量上,冠絕港島,足足十八家之多;遠超過老鳳祥珠寶的十一家門店,周大福珠寶的十家門店。 但是從盈利上來說,周生生金鋪就是拍馬也趕不上兩家! 周大福改組為有限公司的事情,自然很快傳到了吳光耀耳里,吳光耀自言自語道:“終究改變了許多!” 按照歷史,周大福改組應該是1960年事情,而獲得鉆石牌照則是1964年,這些信息吳光耀非常清楚,因為自己前世看過鄭裕桐的傳記。 從現在的形式上來看,周大福珠寶獲得鉆石牌照,絕對用不了四年;因為周大福金鋪之所以提前改組,為的就是獲得鉆石牌照。 兩年?三年?甚至一年? 這些都要看周大福的造化,南非的牌照并不是那么好獲得的! 不過,吳光耀并不打算讓這些人理所應當的坐享其成! 鉆石市場不是憑空出現的,是老鳳祥珠寶用經典廣告語,巨額廣告費砸出來的。 他們想就這樣順順利利的進入這個行業,那自己成了什么? 提供免費的午餐嗎? 把榮本生等高管,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吳光耀說道:“港島打鉆石生意的金行不少,看來我們很快就要有挑戰了!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榮本生、袁建、高達、李霞等人,立馬陷入冥思苦想,老板的問題可得要好好的問答! 別人買不買戴比爾牌照,老鳳祥珠寶根本無權阻攔;唯有在自身上面,下功夫,才是上策! “目前港島的鉆石生意,來港旅游的游客貢獻了不少。而這些生意又集中在尖沙咀南端的旅游區,我在想,我們要不要在啟德機場、遠洋航運服務中心等地方,打出巨幅廣告;讓那些一道港島的游客,就可以根據廣告選擇我們老鳳祥珠寶。”李霞建議道。 這個建議不錯,雖然不是針對于那些想拿牌照的同行,但是確實能提高老鳳祥珠寶的銷售。 “我們可以向政府提出,簽約十年廣告畫面投入合約;在合約期內,這兩個地方不得允許同行投入廣告標語。”榮本生很快就反應過來,補充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