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青山立馬說道:“東方報社能有今天的成績,老板應該是居功至偉!提議成立東方通訊社、《明報》連載武俠小說、當初《東方日報》危難之際發(fā)表的言論、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我們這些人才能有機會努力,有機會奮斗!” 會議室響起了掌聲,大家顯然很贊同,心里甚至在想,自己怎么就說不出這段話呢? 吳光耀一聽,頓時覺得呂青山說到自己心坎上了; 雖然自己確實很少花精力在東方報社上面,但是不代表自己沒有貢獻,相反貢獻還很大! 自己是老板,往往只要抓大局! “恩,接下來就請東方通訊社的方經理,給大家匯報匯報,這次就不要再夸我了!”吳光耀風趣的說道。 會議室頓時響起了笑聲,老板今天很高興嘛! 負責東方通訊社的方學銘,剛進公司三年,雖然不屬于元老,但能力卻是非常高,也是東方報社喝過洋墨水最多的人,楊康和沈寶興非常推崇的人才。 “東方通訊社是亞洲最早建立的通訊社,目前也是亞洲實力最強的通訊社。東方通訊社一共有在編的332名記者和新聞采稿人,分部在亞洲各國;總部每天的通過電傳,獲取各地的新聞高達上百條;這些新聞經過及時的篩選,再轉給東方報業(yè),以及出售給亞洲各國的報社。東方通訊社也是東方報業(yè)財政投入最多,精力花費最多的部門,不過我們東方通訊社依舊沒有扭虧為盈;但是就像老板說過的那樣,投入越大,以后的收獲越大.........” 會議室的眾人再次送上了掌聲,東方通訊社成立之初,大家一開始是懷疑的,投入實在太大,周期也太長;但是現(xiàn)在,稍微明白一點的人,就知道這是值得的。 正是因為靠著東方通訊社,東方報社旗下的報刊才有如此的成績。 接著是東方出版社的負責人李賀、東方印刷廠的負責人楊陽依次做了匯報工作。 聽完大家的匯報,吳光耀滿意的說道:“發(fā)展非常不錯,已經具備了成立集團公司的潛力。所以,我今天叫大家來開會,就是準備把東方報社升級為集團控股公司。從今天開始,成立東方傳媒集團,東方傳媒集團下設四個子公司,分別是東方報社、東方通訊社、東方出版社、東方印刷廠。” “各個子公司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獨立運行,擁有自己的行政機構。呂青山負責東方報業(yè)、方學銘負責東方通訊社、李賀負責東方出版社、楊陽負責東方印刷廠。” “東方報社負責的內容包括包括和雜志;東方出報社包括出版社和圖書館;東方印刷廠不僅僅要幫自家公司印刷,也可以外接業(yè)務;東方通訊社則開始向東方報社收費,實行財政分開。” “楊康和沈寶興則協(xié)助我管理東方傳媒集團公司,巡視各個子公司,以及陸續(xù)展開其它業(yè)務。” 這次會議之后,吳光耀將真正的踏入傳媒大亨的道路上,為后續(xù)的電視臺、制片公司、唱片公司、電影院等業(yè)務打下一個好基礎。 會議散去過后,沈寶興和楊康來到吳光耀的辦公室。 “老板,查良鏞最近當老板了,和他同學沈寶新成立了一份報紙,叫做《新明日報》。”楊康在吳光耀的辦公室匯報道。 吳光耀短暫的失神,自己這是算資敵了么! 當初,在吳光耀的建議下,東方報社邀請了查良鏞連載小說,還給予了高價稿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