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查爾斯說道:“第一,我們已經擁有除美國以外的麗思卡爾頓酒店冠名權,所以我們接下來應該把美國的麗思冠名權拿下,并對七家麗思卡爾頓酒店進行收購。這樣,麗思卡爾頓酒店就全部屬于我們星耀集團。” 查爾斯的第一個方案,就讓會議室的眾人感到呼吸急促,這可是一個大收購方案,預計打包得花1.5億美金。 吳光耀面帶微笑,大家看不出老板的決定。 查爾斯繼續說道:“第二,我們需要投資一個酒店管理學校,來承擔我們快速成長的人才需求。” 兩個方案說完,查爾斯靜靜的等著吳光耀表態。 吳光耀朝首席財務官喬治說道:“你先給大家匯報一下財務狀況。” 喬治聽了,稍頓了幾秒鐘,開口說道:“去年(1966年),全年營業的豪華酒店是五家、中檔酒店25家,盈利1000萬美元,其中........其余相繼營業的酒店共計盈利為300萬美元.......” 喬治為什么要單獨核算給大家,自然是方便大家計算回報率。 吳光耀很快就口算出回報率了,是10%左右。 也是說,投資一家豪華型酒店,需要十年回本! 不對,這還是世界上經營狀態很好的酒店的回報率; 正常的水平應該是15年左右回本,更有很多是直接虧本的酒店。 既然酒店業如此‘不賺錢’,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驅之若騖呢? 原因是,酒店是一個重資本、現金流的產業。 重資本,指的是酒店的地皮和物業,豪華酒店也許在你拿地的那一天起,你就回本了,因為地皮和物業也在升值。 現金流,酒店是現金奶牛無疑,這非常方便銀行貸款,銀行也愿意給酒店貸款。 正是因為這兩個愿意,哪怕是二十年回本,也有太多的資本愿意進入這個產業。 總之,投資五星級酒店項目不是普通人能夠玩得起的,一般都是會采取資本運營的模式,通過釋放股份融資來降低經營風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以及長期投資回報周期的打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