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了上午9點,吳氏家族宣布港島最大的一次收購戰結束,吳氏家族獲得了勝利,持股九龍倉集團的49%股份。 同時,怡和洋行宣布認輸敗北。 ....... 九龍倉一役,吳氏家族可以說是一開始就是穩贏的局面,贏的甚至可以說輕松! 不似前世包宇剛那樣,還經歷了一些波折: 比如向匯豐銀行借錢,匯豐銀行借給了包宇剛20億港幣; 比如置地宣布收購后的好幾天,包宇剛家族還沒有拿出收購方案,他們都在等包宇剛回港。 吳光耀此時在光大銀行的存款就有將近30多億港幣,所以,匯豐那層關系根本沒有動用! 匯豐銀行甚至主動找上吳顯朔,言辭鑿鑿,隨時可以調動15億港幣借給吳氏家族; 匯豐銀行如此做,自然是擔心和吳光耀的關系生疏! 此役,本身不是很精彩,整個過程怡和洋行被吳氏家族壓著打; 但是媒體不同意‘不精彩’這個觀點,所以紛紛將這個收購案擴大效果! 當然,并不全是夸獎吳氏家族的,也有‘反面’的: 有媒體就這樣說,怡和洋行趁著吳光耀出訪,發動突然襲擊,年輕的吳顯朔雖然能力不俗,但是依舊上當了; 為何這樣說呢? 原來,這家媒體指出,怡和洋行暗中將1000萬股九龍倉的股份,以53港幣的高價售出,獲利起碼3億港幣以上; 而吳氏家族本不需要用53港幣的現金收購,哪怕是45港幣的現金,港島市民也愿意賣給吳氏家族,奈何吳顯朔實在年輕,讓吳氏家族白白損失1.3億港幣。 所以,這家媒體就用了‘船王家族負創取勝,怡和洋行含笑斷腕’這個標題! “簡直是嘩眾取寵!顯朔,這些都是記者的把戲,不要在意!”榮本生怕吳顯朔年紀輕輕就成了背鍋人,所以安慰道。 吳顯朔笑著說道:“榮叔叔過濾了!我本來就是個學生,媒體說的再過分,我也只會認真接受。再說不是還有媒體說,怡和洋行輸在了一個‘孩子’手上么!” “哈哈!都不要理會,這媒體需要讀者,自然可以順便亂說!走,今天我帶你去九龍倉集團見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