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港元危機來的快,去的也快,給港島留下了一地雞毛。 7月28日,怡和洋行及旗下置地公司發表了聯合聲明:由置地公司按每股6.15港幣的價格,發行10%新股售予怡和洋行。 一時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市場人士認為:怡和洋行若真的認購置地發行的10%股份,必然會從略低于35%的持股(全面收購臨界線35%),增持到41%的置地股份,從而達到了全面收購線; 而怡和洋行有實力全面收購置地公司嗎?很多人都不相信怡和洋行還有如此的實力,一時間有人紛紛言論西門·凱瑟克的昏招。 就在市民議論紛紛時,怡和洋行再次出招,發出公告:怡和洋行擬以每股6.2港幣的價格,對置地發起全面收購建議。 一時間,大家終于知道新任怡和大班西門·凱瑟克,在玩什么把戲了! 怡和洋行這是既鞏固了自己對置地的控制權,又不想全面收購置地公司; 原來,6.5港幣每股的價格,對置地現有的股東毫無誘惑力,自然也不會賣給怡和洋行; 這正中怡和洋行下懷——無須動用巨額資金,又使怡和洋行持有的置地股權全面超過了觸發點,還強化了對置地的控股力。 同時,市場預測到,怡和此舉無非是想抵抗來自吳氏家族的壓力; 故,置地公司的股票立馬開始暴漲,瞬間攀升到7.2港幣每股(總股本11億股)。 ....... 長實大廈 吳光耀、吳顯碩、李楠、馬世民、袁天凡、劉禹等人正在商量對策,西門·凱瑟克此招可謂是殺手銅,打亂了吳光耀的布置; 原本,吳光耀是打算港元危機過后,趁著市場萎靡,再次和怡和講數,一舉拿下置地公司。 沒想到,西門·凱瑟克反而利用市場萎靡,發行置地新股,以此來鞏固控股權。 馬世民說道:“西門此招看似在加強置地的控股權,其實他未必就沒有售出置地公司的想法,無非就是想以此來抬高置地的價格。大家都知道,怡和在五十年代被沒收了大陸資產,凱瑟克家族一直以來都患有恐供癥,所以怡和洋行在六七十年代錯失了港島的高速發展。” 馬世民才入長江系不到三年,就已經是和記黃埔行政總裁,兼任長江實業董事,可謂深得吳光耀的器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