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是沒有辦成,才要消遣找點兒樂子,否則人生豈非只能在苦悶中度過,人總得學會在不開心的時候主動找點兒樂子。” ... 時間一晃即過。 明國皇宮之中,江大力已在三天時間里基本處理完了戰后的一些安撫動作,過了一把當皇帝的癮。 他在明國皇位暫時空缺之時,借謝威等人之手穩固朝中重臣以及后宮的心,勉強讓這個龐大的諸侯國并沒有在恐慌中徹底癱瘓。 文武百官在第二天便開始各司其職。 一個皇朝的權利更迭,自然也不僅僅是隨著鐵膽神候朱無視以及明國皇上死去就能完成這么簡單。 尤其明國還是諸侯國,隸屬于圣朝麾下,接受圣朝的監督與認可。 盡管這么多年來,諸多諸侯國內部發生的內亂,甚至互相間攻伐,圣朝都并未直接出手干預。 可一個諸侯國一旦誕生確定了新的皇帝,便必須向圣朝報備上貢,接受圣朝派遣而來的使者進行調查認證。 調查認證通過后,方可算是真正坐穩了皇位。 而若是有非該諸侯國原本的皇室血脈者敢于未經圣朝允許坐上皇位,便將直接遭到圣朝的制裁,受到及其嚴厲的懲罰甚至株連九族,視為藐視圣朝法規所須付出的代價。 這也是諸侯國自格局徹底定型后這么多年來,從未有非各諸侯皇室血脈的草根能坐上皇位的原因。 故而,明國皇帝與鐵膽神候朱無視雖都已死,卻也沒有人膽敢在這個時候覬覦染指皇位。 文武百官原本全都忐忑等待著燕王棣以及皇孫允等諸多皇室血脈的消息,同時警惕著居住在皇宮內形成強烈震懾的黑風寨主的一舉一動。 然而隨著三天過去,大量令人驚悚的消息傳開,在朝廷乃至江湖中甚囂塵上。 原來就在幾天前,明國包括燕王在內的諸多擁有皇室血脈的王爺、甚至皇孫等子嗣,都在同一天內陸續遭受了刺殺。 這些王爺皇孫中,除了燕王棣以及皇孫允被慈航靜齋以及黑風寨主派去的人救下,其他所有擁有皇室血脈的王爺皇孫全都不幸罹難。 甚至連后宮內懷有身孕皇妃都被殺了,腹中龍種慘死,皇權之爭的血腥殘酷程度,令人不寒而栗,文武百官俱是膽寒。 而這種情況下,江大力以自己“自封的”明國平亂大將軍的身份主動站出,請出皇孫允的母親馬氏,共同發聲支持皇孫允繼位,登時便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在他“督促”下,文武百官中有大半識趣的人一齊共同發聲,請皇孫允回皇宮接替皇位。 之所以是一大半人發聲,主要也是還有一小半人在這種關頭,仍選擇違背江大力的意愿,支持燕王棣繼位。 這些人的聲音,江大力當然是以平亂大將軍的身份直接否決,以燕王棣身受重傷可能日后絕育無法傳宗接代且有刺殺其他兄弟血親之嫌的理由拒絕。 少數服從多數,弱勢遵從強勢。 在江大力的大力支持以及大半文武百官的贊同表率之下,皇孫允繼位的消息立即風一般傳了出去,形成不可逆的大勢。 這個時候,除非皇孫允也死了,否則無人能阻止黑風寨主親睞的皇孫允繼位。 而皇孫允的身份也的確有資格繼位,其父親便是昔日的太子標,因太子標早逝,而太子標的長子也已早逝,故而明國皇帝早就將皇孫允看做為皇長孫。 因此,江大力選他繼位,也不是蠻不講理亂彈琴,文武百官自是有大半愿意支持,甚至其中就有些原本就是支持燕王棣的人。 這些人墻頭草一般轉投皇孫允,理由也很簡單,非但是因為此刻形勢比人強,更是為了燕王棣好。 萬一惹惱了黑風寨主,黑風寨主直接出手悄悄殺了燕王棣,那最后還是該由皇孫允繼位。 這個時候,誰和黑風寨主親睞的人爭,誰就死! 除非有人能制住黑風寨主。 但很顯然,如今的明國,已經沒有能降服黑風寨主這個煞星的高人,慈航靜齋都不行,除非地尼親自出死關再度入世...... ... ...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