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月下來,對壩前州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無論是社會構造的平平無奇? 還是道觀運轉的乏善可陳? 他很清楚,現在的壩前州之所以能夠安定無憂,不是道家理念多少深植人心,而是壩前州的位置處于大后方,威脅暫時還未降臨! 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是趙真人的玉簡上看不到的。 一個是,當地門派勢力對他們的漠視,既不反抗,也不親近!也并不僅僅是下鬼宗這樣,其實沙伽的三個勢力都是這樣,正如上骨和中血對佛門勢力的冷眼旁觀一樣。 婁小乙也曾去過就在壩前州的下鬼山門拜訪,去了一次就明白了,人家的態度就是,你們爭你們的,我們過我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誰有支配權就聽誰的,沒有感情上的遠近親疏。 這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土著人,他們怎么可能對侵入者抱有好感? 另一個是,道觀中可以傳道,但不能修法!也就是說,逍遙門只能培養凡俗意義上的道人,不能在這里培養修士,修士的培養在這里只有一個途徑,當地的三個勢力,這是當地土著容忍他們在這里的基本條件! 修真界發展了數十萬年,人文在進步,思想也在進步,早已過了誰拳頭大誰就可以通吃一切的階段;最重要的是,還有其它上門旁門看著,吃相就一定不能太難看! 一個多月過去,對這塊小陸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可以做點什么了,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這是他的理念,既然是白云觀主,那最起碼,在壩前州的道家勢力他必須保住,這是他的責任。 其它七名觀主被邀請前來,一為混個臉熟,二為提前布置,未雨綢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些人都是凡俗之人,當然就要以凡俗的方式來溝通,酒桌上再好不過,暈暈乎乎也好聯絡感情,不好擺那修士的架子。 婁小乙單刀直入,“佛門咄咄逼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了,雖然離壩前還遠,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指望地勢之利,就以為能平平安安,太想當然!” 眾人側耳傾聽,他們都很清楚所謂白云觀主是代表的什么,只不過這來來回回換的太勤,也有些無所適從,遇到一個懂行的,知道凡俗道觀運轉的修士還好,如果遇到個愣頭青,胡亂指揮,就很麻煩。 “我實話實說!佛門真來了,改換門庭,道觀變寺廟,對誰的影響最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