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目前為止,萬丈佛陀已經(jīng)重生了五次,其中三次是從過去基點重生,兩次是從未來愿景重生,交叉而生。 這也是陽神重生的一大特點,他們不會逮住某個基點不放,頻繁使用,這也是為了讓他人無法看透自己的過去未來所慣常使用的手段。 對斬大佛陀,在劍道碑中他可沒少見識,五名前輩中,斬佛陀最多的,竟然不是鴉祖,而是重樓!鴉祖所斬,仍然是道家陽神居多,這也符合道佛兩家的實力對比,很均衡,沒有偏好傾向。 樓祖就不一樣,十一次場景中,有八次都是針對的佛門佛陀,還多過鴉祖一次,也不知道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 對觀看佛陀的過去未來,他比鴉祖和樓祖都有優(yōu)勢!因為他懂功德,懂無常,這都是佛門道境的主流,他在其中的浸淫不比正宗僧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勝出! 因為他是站在更超脫的位置來看待佛門道境,自己卻并不沉迷,所謂旁觀者清,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萬丈的未來,他已經(jīng)看清楚了!這也是陽神大修的普遍現(xiàn)象,未來比過去好看! 因為境至陽神,道境功術(shù)幾乎就無法改變,那是數(shù)千年的辛苦積累,是說改就能改的?也就只能順著現(xiàn)在的方向往前走,有了大致的方向,在加上他對功德無常的了解,二次以未來為基點的重生后,他有信心準(zhǔn)確無誤的找到它! 過去就要麻煩很多,因為過去的選擇項太多,沒有道境指引方向,可能是佛門弟子,也可能是一介凡人,還可能是個道人! 三次以過去基點的重生,讓他鎖定了萬丈的三段過去!兩次凡人生平,一次道家之旅……他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怎么在這三段過去中找到那個基點! 一次凡世,他是一名凡間的虔誠香客,一生之中虔誠事佛,至死方終!雖然很平凡,沒有波折,但很符合萬丈在此時的表現(xiàn),慈航普度,無怨無悔。 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其中是有某種聯(lián)系的,在性靈深處,在冥冥之中,就像婁小乙的信仰,哪怕他現(xiàn)世并不十分愿意,也脫不開過去的羈絆! 另一次凡生,是一名求學(xué)士子,在經(jīng)歷金榜題名,踏入仕途,得居高位,俯視眾生后,晚年看破紅塵,徹底了解了人世間的丑惡,最后掛印而去,昄依佛門,青燈伴老,大徹大悟! 這也很符合萬丈現(xiàn)在的心境。 唯一的一段道家之旅,不過才境至筑基,逍遙人世間,瀟灑伴花眠,不懼風(fēng)和雨,舟頭看青山。最后,在一次和佛門的理念碰撞中被擊殺。 萬丈的過去有很多,大都是為遮掩而存在,婁小乙能挑出這三段,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加上他自己的判斷;對旁人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既不懂三生規(guī)律,又沒有前賢示范,還沒有佛理底蘊,所以漫天修士,都看的五迷三道,不能自拔,別說選出三段過去,就連三十段他們也選不到正點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