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孟輕舟躺下后也沒睡多久,聽到她們在外面聊得起勁,索性也就沒出去,掏出手機,龜速瀏覽豆瓣上的影評。 整個五月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一部是他聽說過的,唯有《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不僅在豆瓣上評分頗高,而且還是一部孟輕舟曾經看過的老派電影。 一個英雄,故土淪陷,突破重圍,逃脫追殺,遠赴重洋。這個故事本來可以拍的更好的。但受制于種種因素吧,沒有原本的那樣振奮人心,有些情節的改編不是很合理。 不過劉長春出現在奧運五環下的那一刻,他抬頭仰望,還是很讓人動容。到最后他明白了參與比獲勝更重要,也算是點出了奧運的意義。 想到要十年以后,才會迎來主旋律電影的春天,孟輕舟也不得不壓下了那些記憶中瘋狂的票房收割機電影,最好能讓他們自然呈現,依然無敵! 國產影視一直被詬病的“打嘴炮”,在大多數中國主旋律電影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大篇幅的道理形成“說教式的尷尬”, 明顯的價值觀硬輸出,反而更難被觀眾接受,我國平均觀影年齡在二十歲上下,年輕一代觀影群眾顯然不會愿意花錢買說教。 以抗戰、模范人物為題材的早期中國主旋律電影,在塑造人物上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特點,是以過度貶低敵人以強化主角形象, 而非塑造人物的多個糾結面,使人物“立起來”,凸顯其英雄面。而在對于敵對方形象的塑造上,亦存在“極端的惡”,使得人物形象扭曲而不鮮明、不真實。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經濟愈發繁榮,人們對娛樂需求越來越高,再加上電影產業突飛猛進,影片類型日趨多元,使得娛樂片大受歡迎,主旋律電影受到了大幅度的擠壓。 再對比下老美拍的主旋律電影,會發現他們一來劇情設計比較吸引人,二來主人公優缺點并存,比較貼近生活,從而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潛移默化傳達了老美的價值觀。 送走了老媽,加上蜜蜜的歸來,孟輕舟就沒什么心思去公司了,每天就兩頭跑,奇葩的是向來豪放的小狐,也搬回了自己家,搞得熱芭都不知道住哪了。 一菲的裝修已經結束,三個多月的時間,加上小妮子不計成本的撒錢,簡約時尚的裝修風格讓小狐和唐妍看了都羨慕不已,不過想要搬過來還要過一段時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