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媛媛正宗的禍水臉,演陳圓圓差不多,穆桂英就算了。袁荃陳數都是很不錯的好演員,可她們的知名度實在不夠。 數來數去,還是只有章子亦、湯唯,雖然沒有渾然天成的民國張曼玉、古裝王祖賢,至少她倆還是及格的,發揮好還能有個七八十分。 可七八十分終究不是完美啊。 “蜜蜜,你如果真想拿一個影后,我給你個建議,只要你能堅持,我想你的心愿有可能實現。” 小狐著緊的立起身子,兩手捧著孟輕舟的臉:“什么建議,不會是讓我回學校再讀幾年吧!” “怎么可能,你現在的情況,回學校有什么意義,你去人藝演一年的話劇,相信我,這對你最有用!” 話劇演員是不是一定比電影演員強? 還真不一定,每一個職業都有最強者。 雖然現在一直在神話話劇,但也有不好的演員,也不是每個演員每次都能演最適合的角色。 只是話劇出名的,比電影出名的,戲好的幾率高得多。 話劇舞臺上,臉再美也看不清,能看的只有戲了。熒幕上,臉就能加分很多,戲就只是其中一部分。 假使一個拿話劇最高獎項的演員和章子亦pk演電影,不一定能演過國際章,呈現方式不一樣。 同理,鞏莉演話劇也不一定能演過話劇獲獎演員,特別是在不帶麥的情況下,原因也是表現方式不一樣。 本質上無孰優孰劣之分,不考慮演員自身水平的情況下,無非就是各取所需; 話劇演員在表演時受環境制約要比電影演員大,舞臺上容不得差錯。受話劇劇場表演的限制,表演不必寫實,夸張是可以允許的。只要是將需要表達的信息與情感傳遞給觀眾即可。 電影演員的表演環境相對優越,可以重復表演一個片段直到滿意? 在表演的要求上無限接近于現實? 但又要保留在電影藝術的范疇內。也可能面臨的情況更加豐富拍攝環境(看拍啥題材)。 演技上話劇演員因為長期的舞臺表演,優于表演的表現力? 表演零容錯率? 對白功底好,表演完整連貫有張力。 電影演員則擅長在與各部門的合作中完成一個又一個鏡頭? 逐鏡拍攝勢必導致情感的斷裂,能盡快的入戲。這也是電影演員在演技方面的優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