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電視劇《雙面膠》的導演滕華滔,此時也正在《我的青春》劇組,他是和六六一起來找趙寶崗的; 《蝸居》的版權在聚美影視手里,滕華滔想把這部小說拍出來,他和趙寶崗相識多年,這次是來找他拿主意的; 六六也知道自己的書寫的很敏感,但搞文學的,總是想一鳴驚人、批判現實,都以為自己將是下一個魯迅, 讀書人嘛,你不讓我看見,我偏要看,看了之后我還要寫,還要說。既是識文斷字有獨立認知之人,諒這普通的手段也攔不住那追求真理與真相的心和各種搜索翻墻的技術。對這一小部分人,你讓他寫了,讓他說出來了,他就痛快了,開心了,他備不住還贊揚你的開放和包容。 然而影視劇的傳播力度遠大于書籍,大眾對于影視劇的關注度要比書籍高得多,從古至今對思想傳播的主媒介歷朝歷代都有嚴格把控,古代最大的傳播媒介是書籍,所以才會有焚書坑儒、文字獄等。 現代影視劇的興起,傳播媒介有了更為立體、形象、生動的特點,這些特點是通過閱讀書籍腦補畫面替代不了的,正是這種更直觀、更便捷的媒介產生以后,媒介對受眾的思想、文化水平等要求降低了,可以說影視劇對受眾的要求,遠低于書籍,因此影視劇受眾群體遠大于書籍, 所以影視劇的審查制度應運而生,這是大勢所趨! 而六六的《蝸居》,涉及到的現實問題太過敏感,如果不能規避風險,沒幾個導演敢拍; 《蝸居》是一部情感作品,借買房故事吐露了當前都市人群面臨的普遍困惑,不僅是來自房子、工作的物質壓力,更多的是婚姻、情感上的精神壓力,都市白領情感上的苦悶焦灼在夫妻情、母女情、姐妹情、戀人情、婚外情中都得到了透徹的展現和詮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現實生活中人性的善與惡。 小說內容涉及貪污腐敗、房奴、婚外戀等當下最值得人們關注的話題,通過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小說真實地塑造了豐富多元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人性的復雜。眾多角色中,每個人都展示出現實社會中復雜的人性。 從文學的符號功能來看,作品的描述只是一個符號的形式,這個形式所代表的還有一個隱藏深刻的內涵。《蝸居》中所描寫的房子問題、腐敗現象、情感糾結等情節都是現代都市生活的細節和外延,在這些問題得背后體現了中國都市化進程中都市人的心理特征,揭示了各階層人物的生存狀態。 從時代影響的角度來說,《蝸居》可以說是新世紀文學第一個十年中里程碑式的著作。 “寶爺,現在版權在聚美手里,你說他們能同意讓我拍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