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陳昆的經驗-《華娛之別樣人生》
第(1/3)頁
在電影界,有一種電影,叫做系列電影,其中比較經典的,比如《指環王》三部曲和《黑客帝國》三部曲等。
當然,除了三部曲之外,還有一些集數更多的電影系列,比如《星球大戰》系列,《生化危機》系列等,都屬于系列電影;
多年前的《黃飛鴻》,或者更早以前的《富貴逼人》、《開心鬼》,都是華語區長盛不衰的系列電影;
業內對續集電影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先拍一部試水市場,如果反饋好,同班人馬在故事的后續,或者在主角人物故事延伸方面深入挖掘,獨立成另一套系列;另一種是,在某個題材上一開始就做好續集電影的定位。
譬如《碟中諜》和《諜影重重》系列,一部一部按部就班拍,雖然導演的風格有所不同,但影片整體氣質和故事有連貫性。續集系列化電影是做長線釣魚,走的是可持續發展。
而正是因為劇情的前后關聯以及有連貫的故事線索,系列電影可持續性強,能夠符合批量化、工業化生產的“商業法則”。
在競爭激烈甚至殘酷的電影市場,維持一個既有品牌,當然比打造全新內容容易得多,既能更快更多地融到拍攝費用,又能更加便利地進行宣傳營銷,既能鞏固既有觀眾群體,又能動員更多人喜歡上它;
而在孟輕舟的私心里,更希望公司擁有足夠的系列電影,他也不用絞盡腦汁的考慮如何做好一名搬運工;
徐錚在《港囧》的出品方里拉來了光線,孟輕舟不會多說什么,但如果他真要為了利益不重電影品質,那就只能換人了;
合適的導演不一定好找,但合適的工具人,那太簡單了!
從做演員來講,徐錚跟那些大腕比肯定不能算很成功,也沒有什么大導演找他演戲,王寶鏹有馮劇剛、陳楷歌找他,黃博有周星星,徐錚頂多就算后來石頭出名的寧昊。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電影導演都帶有嚴重的俗套思維——愛帥哥和型男。
而且他自己也說過,因為沒大導演找他拍戲,自己才去做導演的。
而徐錚當導演的功力,目前來說,其實還不怎么樣,但是能吸睛,這點足以,拍電影主要目的為掙錢啊;
但他導演的片子有自己的一套特色在里面,有點像周星星,總演些小角色,即便是設定的大人物角色,但在戲里卻總和小人物糾纏,老碰見些無厘頭的事,但卻能逢兇化吉且永不言棄。所以,他的這個特質帶進他的導演作品來,就成就了接地氣的喜劇片。
導演和演員其實一樣,不怕拍得爛,就怕沒特色。王晶拍的很多電影還不爛嗎?但是有他的一套特色在里面,那就行了。
徐錚能夠靠一部電影就成功轉型優秀導演行列也說明了他的本事;
導演的門檻放的越來越開,其實也沒有放開,只是對娛樂圈放的更開了,我覺的,電影和娛樂圈交集過多,是不甚好的。
歌手可以去拍電影,青春作家也可以去拍電影,甚至連碩士畢業作品都可以因為各種原因而搬上熒幕;
國內影視產業發展到現在,突然就變成了誰都可以插一腳玩一票,賺筆錢拍拍屁股走人。
我還是認為,導演這兩個字,真不是隨便稱呼的,需要極高的專業技能,文化素養,以及對社會深刻的感悟和對生命的細細品味。
可是就像“教授”這兩個字一樣,現在不也發兩篇論文就可以往名片上印?
誒……
再說演員,我們國內是有那么一批老戲骨的,這批老戲骨有一大特色就是,演什么都可以是一個腔,一個范。不過,好在這批老戲骨基本都演一個套路的角色,所以在銀幕上他們也很能帶人入戲。
可是現在呢,可能是時代要求不同,你用生命去演出我也沒功夫用生命去欣賞,不如你用好臉蛋來演出,我看著眼睛也舒服;
也不是說青年演員沒有進取心,他們也想演的風生水起,可是無奈環境不行,你嗲嗲的念臺詞,叫我怎么入戲,而且他們又發現,不用演的太好,多跑跑宣傳,這個錢也可以揣兜里。反正當下大家一樣水,我跟風走就好了。
除卻劇本,導演,演員這三個重要元素,還有一個起主導地位的因素沒有說。也就是觀眾。
產品如何設計從來不是設計師如何發揮自己創意,而是設計師如何根據消費者需求發揮自己創意。
觀眾想看什么樣的,喜歡看什么樣的,肯為什么類型的電影掏腰包,這些80%程度上絕對了電影業的走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出国|
泾川县|
东至县|
内乡县|
明星|
通河县|
梓潼县|
聂拉木县|
金湖县|
宁乡县|
延安市|
阜宁县|
蒙阴县|
桓台县|
聂拉木县|
津南区|
阳泉市|
凉城县|
石阡县|
纳雍县|
浦城县|
安吉县|
富顺县|
宝鸡市|
伊金霍洛旗|
元阳县|
汕头市|
维西|
泸溪县|
高阳县|
隆尧县|
镇坪县|
大埔区|
治县。|
罗田县|
吐鲁番市|
福建省|
田东县|
临澧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