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邊軍將士嘩變,沒有其他原因,還不是錢糧不濟?平息邊軍嘩變的辦法也很簡單,只要國庫里拿出足夠的錢糧,發(fā)下原先的積欠,讓饑寒交迫的士兵能夠活下去,事情自然而然也就平息了。 然而這次崇禎皇帝派趙興去平息邊軍嘩變,卻沒有給他一文錢一粒糧,就連他現(xiàn)在包括接收毛文龍義孫的六百緹騎,沿途所需要的使費,也需要趙興自己去籌措墊付。 本來北鎮(zhèn)撫司緹騎出外辦差,各個地方官員殷勤奉獻還來不及呢,當(dāng)然不需要自備糧草。 只是可惜,趙興知道這次隱藏的任務(wù)艱巨,如果在沿途勒索百姓官吏,那就是火上澆油。而接受官員的供奉,那就是吃人嘴軟。即便任務(wù)圓滿完成,因為會得罪很多人,也會被人抓了把柄,群起而攻,把自己給逼回來。 而北鎮(zhèn)撫司里的錢,都讓趙興拿去悄悄儲備軍械物資了,已經(jīng)徹底的掏空了。 好在原先自己的千戶里,還有小金庫就先花著吧,趙興自嘲的苦笑:“自己現(xiàn)在是皇帝的一條狗,結(jié)果替皇上辦差,卻要自備狗糧,這天下上哪里去說理?” 告別了老娘小妹,再告別了張維賢,鄭重的給他磕頭,心中知道,其實,這就是生離死別。 一行出了順天府的的地界,到了井徑,這是太行進入山西的天然險關(guān),在這里,秀芬才脫去了錦衣衛(wèi)的飛魚服,露出了小女兒的姿態(tài),但張翠艷卻喜歡上了這身行頭,對將自己打扮成仙女一樣的秀芬嗤笑:“妹妹果然是個美女,連我都看著流口水呢。” 秀芬梳理著自己的秀發(fā),對翠艷嬌嗔笑到:“妹妹你這身打扮,不知道迷死了多少書生呢。” 翠艷豪爽,秀芬淑德,兩個人一路上只是在嘴上,對誰是姐姐堅決不讓之外,其他的倒也相處和諧。 至于誰大誰小,趙興也不好分,翠艷大秀芬兩歲,當(dāng)是姐姐,但秀芬訂婚在先,按照傳統(tǒng),也當(dāng)是。 算了,清官難斷家務(wù)事,亂著吧。 隨軍攜帶女眷,這是大罪。但張維賢堅持讓趙興帶著女兒躲開未來戰(zhàn)亂之地,趙興當(dāng)然也不能放下秀芬不管,雖然一路會艱辛無比,但畢竟帶在身邊放心。若不是老娘堅決不同意,趙興干脆連老帶小一起帶出來的。 雖然歷史上,第一次皇太極入寇京畿沒有真正進攻京城,但趙興這個大蝴蝶來了,還怎么能相信歷史?歷史,就是狗娘養(yǎng)的,不斷被顛覆串改的。 “表里山河,雄關(guān)險要,面對這樣壯麗的河山,我還能說什么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