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下來閹黨上位大開殺戒,閹黨倒臺東林再起,逆案一下打倒三百多。而崇禎后期心理變態了,所有的官員上朝前,都要讓家人給自己準備好后世棺材才行。 而估計這次建奴入寇京畿,還得狠殺一批,那官就更缺了。從國子監直接提拔,或者不定時找個名頭開恩科,就是這種應急辦法。 “那就定在今年秋天,不管建奴退不退兵,都開恩科。建奴不退,我們可以以此鼓舞士氣,建奴退兵,可以大勝之名?!背绲澕鼻械亩ㄏ隆? 趙興搖頭:“這個理由不好,這會讓士子們期盼下次建奴入寇的。” 趙興別有用心又道:“這次開恩科,只從北方取,不帶南方玩。借口就是安撫戰亂中的北方文人士子。只要文人士子不亂,流民草寇也就不足為懼了?!? 趙興說的才是根本。歷朝歷代農民起義都是不會成功的。不要跟我說漢高主劉邦,他要是沒有張良陳平,他也狗屁不是。不要跟我說朱元璋,他要是沒有徐達李善長,他也玩不轉。李自成要是沒有李過宋獻策,他連北京長什么樣也都會不知道。只要文人不參與造反,天下只能亂而絕對不會亡。 然后繼續推行自己的別有用心:“這次,請皇上親自當主考官,選拔屬于自己真正的門生,選拔真正對皇上,對朝廷有用感恩的人才。” 皇上親當主考,這是破天荒的事。在科舉中,最注重的就是主考是誰,一旦當了主考之后,就被所有參加科考的考生奉為師尊。而文人最重師生之情,一旦結下師生之緣,這一生一世,就再也分割不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將該死,一個黃埔掛名校長,就穩定了他在整個中國官場里不可撼動的地位。 崇禎愣了一下,然后歡喜的拍手:“朕就做了這主考啦,就收一批真正的學生為我所用。嗯,到時候,趙愛卿你就當副主考,咱們君臣一塊上,為國選一批真正的人才。” 從此,這種時不時找借口開的恩科特科,背后所有的人稱為趙選官,成為趙興一黨,真正忠君愛國者。 趙興謝恩之后,陰陰的笑,笑的滲人:“摻沙子,選拔北方的學子,能人,往風雨不透東林黨里摻沙子,在官員行列,摻進皇上真正的門生弟子的沙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