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給大明三萬,其實是兩萬官員加兩倍的俸祿,那可是一筆大費用,錢從哪里出,這是個大問題。 但趙興淡然道:“這筆開銷,臣算計,從四大巡鹽御史衙門出一部分,每個出一百萬,這是沒有問題的,經(jīng)過臣變革山西鹽政以來,拓展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只要我們整頓好其他四個鹽場,上繳一百萬,每個鹽場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全國四個巡鹽御史,還有三個因為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沒有整頓,依舊沒有一分一文上繳。 而趙興不過整頓了一個山西鹽場,不但讓西北鹽價大降,同時養(yǎng)活了幾十萬邊軍,讓邊軍錢糧豐足,而且還每年向內(nèi)帑上繳百萬。如果其他三個鹽場也照此辦理,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崇禎自嘲的一笑:“那年后我們就拿出力氣和那些官員們打擂臺吧,而改革之后多出的四百萬,算做我們白得吧。” 原先天啟年的每年四百萬鹽稅弄沒了,結(jié)果這再次恢復(fù)回來,竟然成為了外快,這事,怎么看怎么透著可笑至極。 “整頓鹽務(wù)事,臣保舉袁可立大人執(zhí)行,一定減少許多壓力,同時又能將事情辦好。”趙興舉薦袁可立是正確的。袁可立歷經(jīng)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為官剛正不阿,敢于為民請命,是明代后期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 萬歷十七年,中進士,初任蘇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因直諫而罰歲俸。二十四年,罷官回籍。泰昌元年,起任尚寶司司丞。天啟元年,升本司少卿、太仆少卿左通政、廷試讀卷官、右僉都御史、登萊巡撫、兵部右侍郎、南京戶部尚書,加兵部尚書,因為和袁崇煥就毛文龍事不和,致仕,累授少保兼太子太保。也就是說,他將大明的官,做了個遍,問題還各個做的好。現(xiàn)在和朝廷鬧著別扭回家了。 “如此能臣,干臣,忠臣,怎么能不做官呢。嗯,明日朕親筆書信,派曹化淳去請。” “臣錦衣衛(wèi)向天下商賈收取的愛國捐,現(xiàn)在是每月可拿六十幾萬,而臣執(zhí)行的辦法,不但沒有讓商人們抵制,還讓他們雙手贊同。但是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再降低一下免稅的門檻,估計一年還有個三百多萬的增加吧。” 崇禎感嘆:“洪武爺時候,定商稅為三十一,也是修養(yǎng)國力,這事數(shù)目和你現(xiàn)在的想等,但那時候是過一地一收,而你的這個辦法卻是不交易就不收,其實你的稅,啊,叫捐,可比洪武爺?shù)倪€輕呢。等延續(xù)到嘉靖年到十一稅,商賈們照樣干勁十足,才有了國庫豐盈無缺。結(jié)果你的稅比那時候更輕,可為什么還有人堅決反對呢?” 趙興一笑:“皇上,反對的不是商人,而是代表南方士紳豪門集團利益的東林官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