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濟格是悍將,悍將的第一原則就是沖鋒在前,也正是他沖鋒在前,讓一批又一批戰(zhàn)艦上的炮彈,從他的頭頂上飛躍而過,讓他幸免于難。有時候,勇敢者反倒死在最后。 拿出了自己的射雕弓,搭上鋒利的狼牙箭,他的心中默默的計算,只要再沖10丈距離,就可以進入自己的硬弓射程。自己是大金最有名的射雕者,兩百步之內,百發(fā)百中。而自己的連珠射法,更是大金內首屈一指。他早就盯上了那個站在敵人隊列前面的那個家伙,他確定,那個家伙是這支隊伍的指揮者。擒賊擒王,只要干掉他,敵人就會崩潰。 對面的敵陣,一陣硝煙噴射,阿濟格笑了。他之所以笑了,是因為他終于明白了,這個改變后的東江鎮(zhèn),并沒有脫離大明軍隊的本質,那就是在自己絕對的攻擊之下,驚慌失措,。 在北京的前面永定門前,自己領教了改變了的大明火器軍隊,他們變得沉穩(wěn)起來,變得火器犀利,一時間,倒是讓自己的騎兵隊伍,無所適從。從此以后,大家都認為,大明的軍隊的火器,是自己騎兵最大的克星。 但今天看來,是自己這些人多想了。大明的火器部隊,依舊沿襲了他們固有的腐朽習慣,在沒有射擊范圍之內,他們就茫然的開槍射擊。 這樣的習慣,對于八旗將士來說,是好事。因為大明火槍的距離,不過是半箭之地,這是從上次永定門之戰(zhàn),總結出來的規(guī)矩。 原先是,火器也可以打到一箭之地,不過炸膛造成的傷亡,遠遠高于殺敵。那時候大明的軍隊,因為炸膛造成的損失,立刻就可以讓他們崩潰,反身沖向自己身后的陣型,反倒沖垮了最讓游牧民族恐懼的漢人陣法。 但局面改變了,據說那個趙興發(fā)明了定裝火藥,為了減少炸膛的危險,他將裝藥量,降低了。讓永定門之戰(zhàn),大明朝廷打造的那種劣質的火槍,再也不是自殺神器。不過,雖然不再是自殺神器,卻縮短了射擊距離,反倒讓自己的騎射更能發(fā)揮威力。 今天看,效果依舊如此,在兩箭地的距離,敵人發(fā)射了他們手中的火器。 兩箭地,多么可笑的距離,這足以說明敵人的怯懦。 果然,對面槍彈發(fā)射,并沒有造成自己的損失,而阿濟格又看到了對面第2次發(fā)射。 這么短的間隔距離,卻讓阿濟格肅然而驚,作為一個身經百戰(zhàn)的猛將,直覺告訴他,這不對。于是,他本能的減緩了一下戰(zhàn)馬的速度。 八旗勇士是勇敢的,他們并沒有停止沖鋒的速度,他們對砍殺敵人,取得戰(zhàn)功,獲得最終的戰(zhàn)利品分配,有著本能的沖動。 只是在阿濟格略微緩了一下,無數的八旗勇士就沖過了他,沖到了他的前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