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太極是真的被趙興逼急了。 自己剛剛宣布建立大清國,本來想好好的休養(yǎng)生息,然后跟大明再斗一斗的,結(jié)果卻沒想到,趙興根本不允許他這么做,對他發(fā)動了兩線戰(zhàn)爭。 而且這次不管是西面的關(guān)寧,還是南面的東江鎮(zhèn),都選擇了他絕對的咽喉命脈。 北寧不能丟,北寧丟了,不但隔絕了一部分蒙古部族,最主要的,是北寧丟失之后,面對大明,那就是一馬平川,在這期間,就再也無險可守。就將自己的都城盛京,暴露在了大明軍隊隨時可能的打擊之下。 而南面的牛莊,是自己唯一的食鹽產(chǎn)出地,一旦被敵人攻占,不要說自己的財政收入,就是一個食鹽,就被徹底的斷絕了。 所以皇太極,對南面的北寧,堅決的給予守衛(wèi)。 而對牛莊,絕不放棄,為此他把他的鑲黃旗,直接派到了牛莊,和東江鎮(zhèn),展開了拼死的爭奪。 但皇太極畢竟是有雄才大略的,他并沒有因為明朝的兩線進攻,就驚慌失措。而是為了挽救這兩條戰(zhàn)線,實行圍魏救趙,再次突襲北京城。 在他看來,只要自己的軍隊再次兵臨城下,明朝一定驚慌失措.至少他的抽回遼西的一部分軍隊救援北京城。 這樣一來,就徹底的打亂了明朝的軍事部署。然后自己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的對付南面的東江鎮(zhèn)。 于是,他命令剛剛晉升為武英郡王的阿濟格,偕同饒余貝勒阿巴泰,及開國五大臣之一的揚古利討伐明朝。 在這之前,為了懈怠明朝的思想,首先表現(xiàn)出的就是窮于應(yīng)付。然后大張旗鼓的,將蒙古的八旗,全部抽調(diào)進入遼東,和西面南面的明軍,進行絕死的爭奪戰(zhàn)。 他的目的的確達到了,包括趙興在內(nèi),都對北方松懈了。 結(jié)果,阿濟格鑲紅旗和啊巴泰率領(lǐng)的一部分正紅旗,合并1萬五千,突然間突襲石門,再一次進攻大明的腹地。 石門堡兵力,根本就不能夠阻擋他們的進攻,僅僅來得及點燃烽火,石門就破了。 然后不做任何停留,分成三路,直接沿著龍門川滾滾南下。阿濟格的主力,他們的第1個目標(biāo),就是延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