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龍門-《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
第(1/3)頁
“布陣!”隨著薛仁貴一聲令下,整整七萬大軍則是聞訊而動,開始迅速改變隊列。
只見此時的薛仁貴正立于龍門之上,同時,他手中的令旗更是連連擺動。而這龍門高約三丈,寬十二丈,由轅木搭建,上面扎五彩旗幡,五彩旗幡上盤踞二條黃龍,十分壯觀。
前些天,雖然雙方看似平安無事,僅僅只是互相牽制對峙罷了,但薛仁貴卻也沒有真的閑著。
這段日子,薛仁貴一直在率領著麾下的士兵,操練這道陣法,也不枉他費了這么多天的功夫,今天這道陣法,終于算是派上了用場。
而這道陣法便是薛仁貴的成名陣法,龍門陣了。龍門陣的變化,十分深奧,陣形能大能小,能飛能潛;飛用騎兵;潛為盾甲;進則龍頭方天畫戟刺敵;退則擺龍尾槍隊斷后,十分了得。
龍門陣需要的將士比較多,至少要七萬人,人少變不出來。因為所有的士兵要組成五隊人馬,藏于龍門陣內,而這也是薛仁貴此次執意要率領七萬將士出戰的原因了。
旗幡五彩按三才,劍戟刀槍四面排。
方天畫戟為龍角,拂地黃旗鱗甲開。
數對銀槍做龍尾,一面金鑼龍腹排。
隨著薛仁貴手中陣旗的不斷晃動,龍門內逐漸擺成一龍形,龍頭由騎兵組成,便于機動出擊。
數名騎兵手持方天畫戟作龍角,二名壯漢各自手持一巨錘作龍眼,各色旗幡為龍鱗,手持長槍隊伍為龍尾,手持大刀隊伍為龍爪。
鳴金擊鼓士兵居在中間,各色旗幡之中,龍頭離龍門不過三尺遠。
薛仁貴騎馬從龍門內走出,手執黃旗一招,龍門內的黃旗隊伍手持黃旗變換龍的形狀,為黃龍陣。薛仁貴手里青旗一揮,龍門內的青旗隊伍手持青旗變換龍的形狀,為青龍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麻江县|
蓝田县|
清水县|
铁岭县|
延川县|
宁阳县|
尚义县|
肇源县|
鱼台县|
纳雍县|
天气|
新疆|
凤冈县|
定安县|
宁晋县|
雷州市|
略阳县|
沁源县|
井冈山市|
新源县|
荥阳市|
疏附县|
扎赉特旗|
翁牛特旗|
卓尼县|
奉新县|
清流县|
迁西县|
柞水县|
丰台区|
曲麻莱县|
莲花县|
焉耆|
镇坪县|
新营市|
会宁县|
东方市|
盱眙县|
曲水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