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樊城城下,劉秀很是苦惱,雖然在接到的寇恂的求援之后,他第一時間便整頓兵馬準備出擊以援救樊城。 可是,即便是他的反應速度已經(jīng)夠快了,即便是他一路急行,可等到他領(lǐng)軍到達樊城的時候,時間也已經(jīng)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了。 可這個時候,終歸還是已經(jīng)晚了,岳飛已經(jīng)成功地拿下了樊城。 “主公,吾等是否立即攻城,趁敵人立足未穩(wěn)之際奪回樊城!”鄧遐戰(zhàn)意昂揚道。 劉秀卻是輕輕地搖了搖了頭,示意他稍安勿躁。這也就是對鄧遐這一員愛將的態(tài)度了,這要是換了其他人,敢在這個時候提出這種昏庸的建議,劉秀指不定就要斥責他一頓了。 敵軍這個時候確實還立足未穩(wěn),但他手底下也僅僅只有兩萬兵馬罷了,兩萬兵馬便進攻樊城這樣一座堅城,怕是他覺得自己頭已經(jīng)太硬了吧? 現(xiàn)在的荊北,還是像幾年前一樣,荊北的兵馬,大多集中在南陽與江夏一帶。 特別是這幾年,南方朱元璋勢力日漸強大,聽聞其這幾年先后兩次召開科舉,得到了嚴嵩、商輅、夏言、張孚敬、徐有貞、石亨、盛庸、平安、張昭、張纮、呂岱、步騭、虞翻、嚴畯等一眾文武。 朱元璋效仿晉軍實行科舉之后,收獲絕對是眾諸侯之中,除了李翔之外最大的一個,之后才是蚩尤等其余諸侯了。 朱元璋將大大小小的自徐州避禍江東的這些人全部都吸引了出來,這批人,可都是日后東吳的一系列重臣,但現(xiàn)在都便宜了朱元璋。 還有就是被植入到揚州中的幾個本來還在野的系統(tǒng)人才,也被朱元璋給先后吸引了出來。 揚州距離司州的距離可不算近,天南海北的,再加上南方與北方思想上的不同,因此,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愿意為了一個科舉執(zhí)意向北方奔波。 之后,朱元璋效防李翔同樣推出了科舉制,這批人也就順勢通過科舉加入到了朱元璋的麾下。而這一批文武的出現(xiàn),也讓朱元璋繼續(xù)推行科舉制的想法,更加堅定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