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在文仲已經(jīng)絕對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李存孝反而不著急著戰(zhàn)勝對方了,而是開始勸起降來。 以文仲的能力,若是加入到晉軍之中,對于雙方都是一件雙贏的好事,文仲可以得到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而晉軍也可以如虎添翼。 至于李存孝所說的所謂不尊皇命,不服教化,這東西,不過是李翔兩年前就已經(jīng)準備的一個出兵的理由罷了。畢竟,不管怎么說,都要先將大義揣在兜中,做到師出有名。 兩年前,當劉秀壓服劉裕,即將控制荊北的時候,李翔果斷以小皇帝的名義下了一道圣旨,讓劉琮子承父位,又給了劉秀一個九卿之位,讓他即刻上京赴任。 劉秀眼看就要登上楚王的位置,這個時候又豈會善罷甘休,更別說是入京將自己的小命送到李翔的手中了,更何況,以劉琮的情況也根本不可能繼承楚王的位置。因此,這件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李翔之所以要借小皇帝的名義下這道圣旨,自然是沒指望真的可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劉秀拿捏在手中。他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埋下一個伏筆,為之后的出兵,及早準備好一個理由罷了。 將畫面再次轉(zhuǎn)回到戰(zhàn)場的中央,對于李存孝所謂的勸降,文仲自然是不置可否,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心動。 歷史中的紂王究竟如何且先不論,但演義中的紂王絕對是昏君中典范的典范,而文仲更是妥妥中的演義人物一枚,真正的歷史中也沒有他這個人物。 但即便是面對如此的紂王,文仲依舊是忠心耿耿,為商朝熬干了自己的最后一絲心血。 為了挽救商朝,聞仲用盡自己畢生的能力,還邀請了截教各位師兄弟,但最后還是被闡教那幫仙人聯(lián)合給滅殺了,聞仲自己也被他們圍攻,被云中子的通天神火柱給殺死。 面對一個暴君典范中的紂王尚且如此,更別說是對于劉秀了。更何況,在決定走這一遭的時候,文仲就已經(jīng)下定了必死的決心。 “住口,李翔賊子,名為漢臣,實為漢賊,如此不忠之徒,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文仲恥與爾等為伍!”文仲仰天大罵道。 文仲雖是一員武將,但卻并不是一個莽夫,反而,作為托孤大臣的他,甚至可以堪稱的上是文武雙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