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只好選擇已經(jīng)逝世的劉表出來背鍋了。雖然這貨已經(jīng)嗝屁了,在效果上比較差,而這一點也是事先先用兩姓家奴之事刺激一下項羽的原因之一。 在雙重的刺激之下,李翔就不相信了,以項羽的性格還能忍下不成。 而且,利用兩姓家奴之事制造項羽與范增的裂痕,也可以避免范增這個神級謀士影響他之后的事情。 有上一件事作鋪墊,要是范增再接下來敢提出反對意見的話,說不準項羽在暴怒狀態(tài)之下,以項羽的性格會與范增決裂。 頭上出現(xiàn)一片青青草原,這件事沒有人一個男人會忍,會將他沒有當成沒發(fā)生過一樣。同樣,也沒有一個男人會將這件事情說出去。 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也是為了虞姬,這件事項羽都只能自己在心中憋著。 因此,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范增胡亂勸阻,只會越發(fā)引燃項羽的怒火。怒火被點燃到了極致的狀態(tài)之下,說不定還真的有機會讓項羽自斷一臂。 同時,項羽只要不將這件事情說出去,劉秀永遠不可能知道項羽出兵的目的,他就自然無法緩和雙方之間的關(guān)系。 因此,劉秀在與岳飛交戰(zhàn)的時候,后背挨上項羽一刀已經(jīng)是必然的了。 ………………………… 一個又一個文武走入大堂之內(nèi),龍且、英布、項柳他們也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怎么項羽就一下子怎么著急地將他們?nèi)慷颊偌^來。 不過,當看著主位上項羽那無比陰沉的面容之后,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等待其他人來齊,沒有不知死活地多說什么! 除了沒來的范增之外,孫叔敖應(yīng)該算是最后來的一個了吧。項氏一族的政治類人才不多,高政人才那就更少的可憐了。 孫叔敖就算是再厲害,也沒有分身之術(shù),不可能一個人辦好幾個人辦的事。因此,孫叔敖算是項氏一族最忙碌的幾個人之一了。這一次,若非項羽催得實在急,說不得孫叔敖來得還得再遲上一些。 “吾欲再伐荊北,取那劉氏小兒性命,諸將須整頓軍馬,隨時準備出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