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范增遇到項羽,這便是他這一生悲劇的來源。范增落到天下任何一個諸侯的手中,小日子也絕對過得比現(xiàn)在舒服。 若是劉備能有幸拜范增這么一個亞父,范增現(xiàn)在指不定還在那里活蹦亂跳呢,怎么可能會落得一個重病在床但卻依然不管不問的下場! 雖然眾人都隱藏得很好,但范增或許自己也察覺到了,他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因此,范增現(xiàn)在爭取要利用這最后的時間,為項羽最后操勞一次,用他的這幅殘軀解決項羽這里的一些問題。 只是,似乎是想到了一些什么事情,范增的臉色再次有些難看了起來。 范增自覺自己時日無多,而且現(xiàn)在的司馬懿又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范增本來是想要將自己那個一直在外游歷的侄子范蠡請回來的。 對于自己這個自小便聰慧無比的侄子范蠡,范增自小便很是喜歡,而且將自己的一切所學傾囊相授。 只是,范蠡明顯比范增想的還要出色的多,所學習的內(nèi)容也不僅僅只是范增所教的那一點,謀劃之道,軍事之道乃至商賈之道,范蠡自小皆表現(xiàn)出了足夠的天賦。 范增很清楚,自己的這個侄子范蠡在各方面的才能比起他來絕對是只強不弱。未來,他若是不在了,有自己的侄子范蠡繼續(xù)輔佐項羽,他也就能夠安心了。 只是,范增同樣也很清楚,他的那個聰慧的侄子自小便有主見,對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范蠡自己不愿意的話,即便是范增也無法強求他。 而幾年前,當范增隱晦地向范麗表示,要他向項羽效力的時候,自己的這個侄子突然間不辭而別,僅僅是隨手留下一份書信,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他的態(tài)度了。 果然,范增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這最后的結果并不理想。 范蠡一封書信回來表示,項羽并非明主,還沒有那個資格讓他項蠡投效。并且,范蠡還反過來勸說范增,項羽這里就是一個大坑,該盡早脫身就盡早脫身。 確實,以范蠡的目光,對于什么君主可以輔佐,什么君主該避開就趕緊避開,這心底里還是非常有譜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