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 這也是為了及早撤出來保存力量來應付接下來諸侯的進攻。 因此,范增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讓項羽退兵。 范增雖然已經歸老,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這背后究竟代表著什么意義。但至少在表面上,范增依然是項羽的亞父。 亞父病逝, 再加上這個時候戰況不利, 進行退兵也沒有人可以說出什么。 于是,在有了這么一個坡可下之后,項軍也終于按照范增所想的那樣實現了退兵的準備。 更何況,有些東西只有在失去了才會明白他的珍貴。范增對病逝, 對于項羽來說同樣是一場不小的沖擊。直到范增真正沒在了的那一刻,項羽才開始惦記起范增的好來。 只不過, 項羽并不知道的是,范增的逝世也只不過是個開始罷了。等到他回去之后才發現,除去范增之外的另一根支柱孫叔敖也將大印掛在那里,直接悄無聲息地走人了。 孫叔敖本來就已經有了退穩之心,只是最后那一點為人臣子的職責沒有讓他立即離去。但項羽既然都已經要即將歸來了,孫叔敖便認為他自己是時候到了該離開的時間了。谷噥 孫叔敖也沒心思再去見項羽最后一面,實在是之后縱然是再見了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再加上,孫叔敖此次歸隱之心已決,索性眼不見心不煩,直接選擇去歸隱山林了! 還有司馬懿,該表演的戲已經表演完了,他也該去他預定的下一個場景去演戲了。只是,他這一路上可是并不順利。 這短短的時間之內,項氏一族最堅固的兩根支柱一根倒塌,一根離去,再加上司馬懿的背走,項氏一族算是再沒有了謀主級的人物。 項羽手底下之中,本來就文官性人才是一個短板。長久以來,基本就是孫叔敖與范增這兩把老骨頭在那里死死地撐著。 但現如今,這兩把老骨頭卻先后以不同的方式離開項羽,可以想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項羽這么恐怕是要混亂上一陣了。 而自此之后,項氏一族算是真正走入了大踏步后退的階段,直至接下來的正式滅亡。 項羽露出了想要撤兵的心思,朱元璋卻也左右為難了起來。 對于項羽撤兵這件事,對于他們來說有利有弊,這要看從哪方面進行理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