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這也說明了那些地盤被漢軍打下來來之后,也是必須要留下一定量的兵力來看守的。 因此,現(xiàn)在漢軍可以調用的兵力也絕對并不富裕,同時面對倭國與李唐的話,這個壓力也相當不小。 也正是基于這些情況,漢軍那些將領與謀士們經過商量之后決定,采取以倭治倭的政策。 漢軍決定建立一定數(shù)量的倭軍部隊,用來幫助漢軍攻城掠地,來減少漢人的傷亡。而組建倭人部隊,這肯定不是說干就干的,今天說組建,明天就可以實現(xiàn)的,這中間肯定是需要一定量的時間的。 而且,倭軍部隊的人員也是要經過一定的篩選的,至少,要保證他們都有家眷在漢軍的控制之下,而不可能找一些無牽無掛的老光棍來加入他們的部隊之中。 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部隊在組建之后,肯定不可能讓他們是赤手空拳地上戰(zhàn)場,怎么也得給他們派發(fā)一定的裝備的! 因此,保證漢軍對于這一支部隊的掌控能力就相當重要了!如果無法保證這一點的話,一旦這支部隊出現(xiàn)了什么亂子,那漢軍可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所以,從各個方面考慮之后,漢軍眾將認為現(xiàn)在還不是倭國乃至李唐直接展開決戰(zhàn)的時候,還是應該改變之前的策略,攻打空虛的九州島四國島。 由此,白起、趙奢、傅友德這三位名將兵分三路,多樹旗幟,偽裝從一副但馬、播磨、河內等國的樣子,來吸引武田信玄和織田信長他們的注意力。 但是,在暗中,常遇春、王翦所部卻在韓世忠的接引之下東渡四國島,而關羽、薛萬徹也在劉仁軌的接引之下悄然進入九州島,并對這兩個地方發(fā)起了奇襲。 第(3/3)頁